台灣醒報

隔一層紗的線上採訪

呂翔禾 2021/06/08 16:43 點閱 351 次

眼下因為疫情嚴峻,各單位都紛紛取消現場記者會,改採線上。雖然以方便性來說增加不少,但有時候也會出現許多問題。首先,如果不確定主辦方的話,直播的來源就會不好找,即使找到主辦方,如果沒有事先說清楚的話,也不確定會由誰開始直播。

以之前時代力量某次記者會來說,當時我以為會是時代力量的立法院黨團進行直播,但結果卻是立委陳椒華,還好後來網路上有設在會議室門口的直播,才能交稿。

另外,採訪就少了許多機動性與突發性,而這些可能就是許多新聞的來源。現在採訪對象的問題都是事先提出,這樣就給主辦單位準備的機會,就可以給出比較不會出錯的答案,那媒體第四權的監督性其實會削弱不少。很多時候啞口無言其實也是一種新聞,社會大眾看到臨時性的回答不好,監督的力量就會比較強。

而且以指揮中心為例,由於問題量通常比較大,讓指揮中心過去反映本來就比較慢的狀況又更加放大,在記者會開始限縮媒體後,指揮中心被媒體抱怨回答緩慢的頻率似乎有提升的現象。對於被採訪方來說,反而有點以客為主,要媒體求才願意回答的感覺,那也就不能怪記者們要洗版施壓公關組了XD

再者,許多採訪單位出現的人物具有會後繼續追蹤與請教的價值,但因為無法見面,要交換聯絡資訊就會非常困難,我已經很久沒有發名片給受訪對象了,但能夠在採訪碰到其實都是緣分,日後也有機會成為一生中重要的人脈,或是某個時刻很實用、可解燃眉之急的資源。記者會都改採線上的話,認識人的機會就會減少許多,覺得很可惜。

另外,工作的使命感也會有點降低。在美國被分配到重要的採訪點,如白宮、國務院等單位對記者來說,就是對於記者能力的肯定,如果該線的記者無法到他所屬的地方採訪,只是坐在家或辦公桌聽採訪單位發布新聞,無論是對於能力的肯定,還是那種歷史感的體驗都大大降低,能去總統府採訪當然最好啊XDDD

因此,雖然線上採訪的方便性大幅提升,但許多還是需要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採訪環節,如看到某個話題人物、在特殊場合採訪,為了新聞奔走的那種感覺就變少了,而且採訪時就好像隔了層薄紗,即使你有聽打到他或她說的每字每句,但這種採訪的味道就感覺走味了,就像你在台中買生煎包,卻沒有東泉辣椒醬可以督,抑或是在看《讓子彈飛》的時候,旁邊居然沒有人先把台詞背出來一樣,總少了些什麼。

今日新聞成果
1.各國疫苗都遲到 政府惜未說清楚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0608-WA0w
2.苗栗降溫至16例 最高日打2萬劑疫苗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0608-PMBs
3.500萬BNT進不來 郭董有難言之隱?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0608-ZWEi
4.去年貸款未還完 工商業團體呼籲展延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0608-aiK0
5.伊朗不願公開資訊 國際原能會很頭大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0608-Vi0T
6.再次調查中國疫情 WHO:無法強求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210608-nR3i


呂翔禾
bearsean

醒報記者,興趣為看書、打球、唱歌。希望透過不同新聞的接觸,學會看世界更多元的角度。 國內主要負責政治(兩大黨、行政院),國際則負責Heavy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