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收斂個人自由 確保集體安康

醒報編輯部 2021/05/16 14:08 點閱 3849 次

當此全國疫情拉警報,雙北防疫進入三級、全台15縣市准三級警戒的當下,本社提議以國外抗拒新冠疫情的論辯來看待台灣當下處境。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回顧2020年全球抗疫過程,最後歸結在「大巴靈頓宣言」和「史諾備忘錄」爭鋒。

去年10月4日,三位知名學者在美國麻州大巴靈頓「美國經濟研究所」提出一份宣言,他們反對當時多國施行的封城措施,而提出一套「焦點保護」方案,認為只要針對於老年人以及有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氣喘病)的高風險群進行隔離保護即可;其餘低風險者,即便感染,症狀輕微,也能痊癒,感染者並得以形成抗體,逐漸形成群體免疫。

有人反對封城圍堵

他們反對無差別待遇的全面圍堵封城,認為是對多數人的人權侵害,摧毀社會的經濟活力,干擾了學生學習,而社會回到正軌,由人類的免疫功能自動築成抗體防禦,才是兼顧健康、經濟、自由、人權的正確方略。這三位學者都是國際上響噹噹的重量級公衛權威,當時全球有77萬人在網路上連署支持,簽署者集中於北美洲與西歐。

醫學界著名期刊「刺胳針」隨即在10月14日刊出「史諾備忘錄」,認為在實務上難以明確區分高風險群,也無證據顯示放任「低風險群」感染就能建立群體免疫力,主張要加強隔離,並視情況而升級到封城。

有人贊成封城隔離

該學刊也進行了全球連署,但僅限於醫學從業人員,連署人數遠不及「大巴靈頓宣言」,就「民主多數」的原理來看,「史諾備忘錄」似乎輸了。

然而,兩種主張的輸贏不在於連署人數多寡,而在於後續的疫情控制成效,甚至是血淋淋的死亡人數。一向以社會福利優異、醫療資源豐厚贏得好評的瑞典,一度採行「大巴靈頓宣言」模式,疫情似星火燎原,確診與死亡人數高於其他北歐國家五到十倍,反倒是首創封城、高度管制的中國有效控制了疫情,去年的經濟成長率因而獨占鰲頭。

效益主義奏效

近兩週來,英國變種病毒株經由華航防疫破口侵入台灣。而此病毒株的感染力與狡猾程度又勝於原來的病毒株,這也是「大巴靈頓宣言」難以逆料的。幸好中央與地方疫情監測即時,各地方政府警戒心強,已預為部署。

防疫層級升級以來,我們看到各縣市、各階層、各面向充分動員,井然有序,民眾也高度配合。我們相信,「史諾備忘錄」的防疫路線是正確的,國人犧牲少許個人自由,忍耐兩星期,將能換取全體國人健康,早日回到原本的正常生活。什麼是正義?這就是正義!

英國學者邊沁(Bentham)提出「效益主義」,認為謀求最大多數人的幸福就是正義。檢視世界各國的防疫歷程與成效,我們認為適度犧牲小我的自由,遵從「史諾備忘錄」,成全集體的安全,應該是我們阻斷社區傳染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