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咖啡坊》空汙限令將到期 柴油重車末路?

邱文福 2021/05/10 14:10 點閱 3677 次

空汙治理下,車輛的廢氣排放很容易成為被下手的目標,自1980年代末期,台灣就一直採取期別進程的措施,要求當期車輛必須符合新的排放標準。到2018第5期時,等同直接要前期柴油大貨車報廢,2、3百萬生財工具一夕無用,當然讓大貨車業者發出怒吼。

事實上,台灣空汙問題30年來沒有因為大貨車被限制而更好,其他95%污染源依舊。如今依時要推的6期環保規定,背後是嚴肅的環保正義問題,因此官署延宕兩年,不敢上路。

要管的是國際車廠

大貨車的排放管制,直白的說就是淘汰老舊大貨車。在台灣所有重車全都是國際車廠生產,台灣完全就是進口組裝,整個排放問題應是原廠設法配合才是。所謂三大業者除了日本日野、三菱跟五十鈴,還有台塑的荷蘭DAF廠。

70年來,台灣車輛業者的認知是,一切限制與規範目的都在保護國產車業。30多年來的排放與能耗要求,只是用來控制非國產企業者的手段而已,終極目標仍是所謂保護國產車。實際對環境空汙改善極為有限。

所謂6期標準延遲推動,外傳係利益之爭,內容為業者囤積了5期車用零組件無法出清,實際上這只是一場對車輛排放與柴油引擎認知不足的笑話。因為台灣不但無法自製引擎,對柴油引擎更是只能仰賴進口,而排放更不是單純在舊引擎上動手能夠完成,而是整個套件的全面更新,台灣想要大賺空汙財只是憑空想像。

受害的是誰?

在整個空汙現象下,重柴車輛排放所佔比例不到5%,因為總量較小,被認為是最可以打擊的小眾。若問為何1至4期推動都沒什麼阻礙,因為推進5期環保時,已是車輛本質無法容忍的極限,卻硬要車商配合,又沒考慮到受害者並不是車商,而是靠車輛營生的群眾。

至於油品,台灣柴油含硫量一直過高,舉世皆知,只有國人不知。除了含硫量還有含水量,使用時的高溫下,硫、水、氧所排放出來的是什麼?簡言之叫做硫酸。這不僅傷害車輛引擎,更是環保殺手。所以政府應該思考的是怎麼製造出更環保的柴油、汽油,而不是要求全球的引擎科技一夜醒來忽然變好。

我們寄望有為的政府,應弄清楚空汙治理該從哪裡下手,而不是一知半解管控人民,成為持續執行產業戒嚴的官僚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