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脊椎側彎潛在患者,高達60萬人!久站、坐穩、走遠、好體態、有自信,從正脊開始!看診前,建立正確知識自我檢測,不需人云亦云,自己嚇自己!確診後,藉由調整呼吸、改變生活習慣與姿勢,穩定控制並緩解側彎困擾。
源自德國,針對台灣人改良設計的系統整脊及構思運動,不用開刀,就能有效改善側彎角度、姿勢、外觀及痠麻痛等問題,三個月完整矯正療程,在家也能DIY,從此「行得正,坐得直」!
在我十多年的臨床經驗中,曾遇到過無數在現實狀況中無法根治的疾病,撇開大家耳熟能詳的內科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在復健領域大概就是脊椎或關節方面的退化問題,例如:椎間盤突出、骨刺、坐骨神經痛、經常性的腰背痠痛,膝蓋退化……等。
這些長期飽受疼痛症狀所苦的患者,排除特殊性的職業傷害,或是因長期姿勢不良,可藉由適當物理治療與運動訓練後恢復外,其他較難痊癒的族群中,脊椎側彎患者竟占滿高的比例。
側彎改善法大不同
追根究柢得到一個推論,就算側彎患者經由適當藥物或儀器,得到症狀治療甚至讓受傷的部位休息而有所緩解,但不舒服的感覺和症狀還是會很快復發。我們對於現代的治療計畫普遍都有一個觀念,受傷之後應該做復健運動強化肌力與身體控制,但是側彎患者的身體結構本質上與一般脊椎不同,所以運動訓練與後續日常姿勢的維持應該也有所區隔。
回想起來,我們在醫學院學習的是,如何幫助一般(正常)的身體在受傷之後恢復的治療方式,但對於本身就是脊椎側彎患者的受傷治療,卻不在課程安排中,所以只好將治療一般脊椎的方法,套用在側彎患者身上,因此治療效果很可能不如預期,這便是我開始投入脊椎側彎專業矯正領域的原因之一。
臨床上發現,許多側彎患者的困擾總是反覆持續發生,例如一般上班族常見的久坐腰痠背痛,通常可經由適當的治療與姿勢訓練明顯改善,但是側彎患者就不太適用。愛好上健身房重訓的朋友,若因為訓練不當而受傷,也能很快恢復;但對於側彎朋友來說,一旦受傷,恢復便可能遙遙無期;喜歡路跑的朋友,膝蓋不舒服也可經由治療恢復,但是側彎的朋友卻可能改善緩慢。
開刀之外的選擇
此外,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從小有側彎時,通常會直接想到脊椎是骨頭,所以就前往骨科就醫,而骨科醫師提供的建議多半是以骨科專業為出發點,所以會根據側彎角度的程度給予是否需要手術的建議,如此一來便造成患者本身或家長接收到的治療資訊不足。我們在骨科通常會聽到醫生這樣建議:
「側彎角度很大喔,現在就要趕快安排開刀……」、「目前角度不到40度,等到角度需要開刀時再過來……」、「角度達到開刀的標準,但如果不想開刀的話就這樣……」
、「平常多游泳和吊單槓,加強腹肌和背肌訓練。」、「每半年持續追蹤,生長板密合後角度就會穩定不再增加了。」
難道脊椎側彎的人生只有「開刀」與「不開刀」的二分法嗎?其實不論是醫院復健科、復健科診所或物理治療所,都可以針對側彎提供更多適合的治療,這也是我決定出版這本書的初衷,希望提供脊椎側彎患者除了開刀之外更多的資訊及積極矯正的方式。
自我檢視是否側彎
根據國內外研究統計,脊椎側彎人口約占總人口數的3%,不同國家及地區,比例上有些許差距,但大致在此範圍內。因此,以台灣人口數乘上百分比,保守估計台灣潛在脊椎側彎患者至少高達60萬人!看到這個驚人的數字,是否讓大家開始思考:「我有脊椎側彎嗎?」
在問這個問題之前,你對脊椎側彎了解多少?以下是一般人對於脊椎側彎似是而非的認知,在此一一釐清如下:一般認知1:駝背=脊椎側彎,如果患者在沒有照過X光的前提下,單純自覺駝背,一般多半屬於「姿勢不良」,例如:孩子平常書包背太重,或身體習慣不出力,呈現彎腰駝背甚至全身軟趴趴的狀態,這些都屬於姿勢不良,並非脊椎側彎。
真正的脊椎側彎患者,沒辦法像一般人一樣,只需稍微抬頭挺胸就能維持良好姿勢,因此外觀看起來總是駝背,尤其脊椎側彎會造成背部單邊不對稱,彎曲的那一邊會凸出來,視覺上會感覺某一邊特別凸,也常讓人誤以為是駝背。有些七、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家看起來像「佝僂」,背部完全彎曲,很難將上半身挺直,老年人的駝背通常屬於脊椎退化造成的變形,並非脊椎側彎。
因此,針對年輕人的「駝背」,首先需了解背部是否單邊凸出?是否做過X光等相關檢查,以確認脊椎有無側彎,若經檢查發現沒有側彎,就屬於姿勢不良;若有側彎則通常是因為脊椎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產生椎體變形,導致外觀看起來像駝背。
大眾認知的側彎
一般認知2:左右肩膀不一樣高=脊椎側彎,高低肩問題,通常跟現代人背包包的習慣有關,尤其女生大部分常背單肩包,較少背雙肩背包。如果單肩包很重,久而久之肩膀就會一邊高一邊低,這也是屬於生活習慣造成的姿勢不良問題。
真正的脊椎側彎患者,會因為身體重心左右偏差,而產生高低肩問題,想要改善就必須透過進一步的矯正與治療,才能平衡身體左右兩側的重心。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脊椎側彎,必須前往醫療院所照X光,透過醫療專業人員的檢查是最直接的方式。
一般認知3:彎腰時背凸出來=脊椎側彎,彎腰時要看背是「單側」凸出還是「雙側」凸出?當我們彎腰弓背時,脊椎本來就會在中間向後方凸出來,若是「雙側」一起凸出,屬正常現象,但如果是「單側」凸出,就要懷疑可能是脊椎側彎,但仍必須透過X光檢查才能確診。
一般認知4:長短腳=脊椎側彎,長短腳的人走路看起來會有點跛腳的模樣,脊椎側彎患者由於身體重心偏左或偏右,當身體重量壓下來,骨盆就會傾斜,產生高低骨盆的狀況,這便是「假性」長短腳,但是骨頭長度並沒有差異。所以長短腳很有可能是脊椎側彎造成,最重要還是照X光檢查才能確診。
早期台灣還有小兒麻痺時,比較有機會因為下肢問題產生脊椎側彎,目前已經少有患者是因為兩隻腳不一樣長而造成脊椎側彎。若是真正的長短腳患者,也就是兩隻腳骨頭長度不一樣,通常可藉由矯正鞋墊,墊高較短的那隻腳即可。
一般認知5:鞋跟一高一低=脊椎側彎,發現鞋跟一高一低,應該觀察兩支鞋子,如果鞋跟都磨損在內側,或都磨損在外側,是對稱性的磨損,就比較不需要擔心側彎問題,這比較可能是走路「內八」或「外八」造成的鞋跟磨損。如果兩邊鞋跟磨損不對稱,就可能跟脊椎側彎比較有關係。
一般認知6:小孩書包太重、寫功課姿勢不良,就會造成脊椎側彎,這裡提的主要是原發性脊椎側彎。當家長發現孩子有脊椎側彎,就會開始找理由,是不是因為姿勢不對或是書包太重,導致孩子沒有辦法把身體挺起來?研究發現,原發性脊椎側彎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如果孩子有脊椎側彎,在發育時期就會透過檢查發現。
脊椎側彎的孩子姿勢看起來很差,姿勢跟重量是增加側彎惡化風險的因素,也就是說,如果本身有脊椎側彎,書包又背得太重,會讓孩子的側彎角度在發育過程中惡化更快。因此提醒大家,姿勢跟背重物並不是造成脊椎側彎的原因,但如果本身有脊椎側彎,就更容易導致快速惡化。
一般認知7:小孩子才會脊椎側彎,原發性脊椎側彎是在生長跟發育時衍生而出,因為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脊椎椎體骨骼兩邊的生長速度不一致,導致一邊骨頭長得比較快,就慢慢長成彎曲形狀,彷彿藤蔓一樣,沿著彎曲的軌道生長,但是卻不一定都能在孩童階段就被發現。
脊椎側彎不分年齡
很多人是在成年之後經由健康檢查才突然發現自己有脊椎側彎,不免懷疑:「我小時候在學校檢查都沒有脊椎側彎?為什麼長大才有?」通常這只是因為早期學校並沒有做脊椎側彎篩檢的緣故。現在從國小到大學入學時一定會做健康檢查,例如:小學時健康檢查會讓小朋友排成一列,彎下腰檢查是否有脊椎側彎,但仍難免有漏網之魚。
我曾遇到一個女孩,國中時來找我治療,才發現她的脊椎側彎已經高達30度以上,算是很大的側彎角度。我問她:「妳怎麼現在才發現?」她說是媽媽帶她去買內衣,試穿時專櫃小姐發現,才去檢查。脊椎側彎對於女孩子發育會造成胸部兩邊差異明顯,媽媽擔心影響女兒長大後的外觀體態,因此積極帶來治療,希望減少兩邊胸部的差異性。
其實,並非只有小孩才會有脊椎側彎,很多成年人到了年紀稍長也有脊椎側彎的問題。如果成年人小時候沒有側彎,長大後才有,通常是姿勢不良造成,並非真正的脊椎側彎。或是有些成人因為疾病關係,如:癌症、中樞神經受傷而產生側彎,這又是不同的狀況,不屬於我們討論的原發性脊椎側彎範圍。
《正解!脊椎側彎的真相》
作者:李容霆
出版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