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張庭維台北報導】數位時代下的青少年,每8位就有1位感到孤寂。張老師基金會31日針對青少年心理調查發現,有高達60%的青少年休閒時間都在網路中度過,但虛擬世界中有太多的錯誤資訊及霸凌狀況,青少年沒有管道去訴說,再加上現實生活的人際疏離,長期累積的壓力及孤寂感攀升,導致3%的青少年有強烈自殺想法。
家庭、社交的惡性循環
「網路發達帶來便利,卻也丟失了人際互動。」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葛永光表示,數位時代網路資訊發達,現在青少年人手一機,日常生活都靠手機軟體聯繫,現實中的社交關係薄弱,因此在脫離網路回歸現實後,總會產生孤寂感,長期累積就可能演變成焦慮、憂鬱等症狀。
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涂喜敏補充說,不僅是人際因素的關係,父母給予孩子的壓力也是主因,現代雙親家庭工作很累,回到家與孩子的互動及溝通變少,在雙方不瞭解彼此的情緒下,父母又想強勢介入孩子的課業情況,就會爆發家庭的爭吵,長久下來形成惡性循環。
在教育方面,現在的課綱升學要求做學習歷程,美意是要讓孩子有更多元的發展,包括社會服務時數、才藝表演等經驗,但也導致青少年要兼顧課業,還要多才多藝,得把自己塑造成全方面都完美的人,無形之中都給青少年造成巨大壓力,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使用毒品或是自殘的風險大增。
活在社交軟體的世界
「數位時代下的青少年是最會用社群軟體的一代,但也是最不懂得社交的一代。」金車文教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表示,現在青少年為「讚」而活,對於社群軟體的關注度很在意,活在社群濾鏡下,卻不敢與人面對面社交,將真實的自己隱藏,導致心理不安全感積累,脫去虛擬世界的身分,多數的青少年情緒低落。
因此她呼籲,父母要多與孩子做良性的溝通與互動,而現在很多老師只管教學,卻忘了關心學生的社交狀況,希望學校也能設立相關的機制跟管道,讓青少年有求助及暢所欲言的地方,也歡迎家長、青少年多使用1980專線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