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的世界:AI時代戰勝失業》

醒報編輯部 2021/02/25 08:42 點閱 21024 次

疫後時代最迫切的經濟問題,席捲全球的疫病終將平息,因為防疫而加速的自動化卻沒有停歇;當科技的滔天猛浪不斷襲來,究竟會為我們開創不用工作卻很繁榮的烏托邦,還是落入多數人沒有工作、貧富不均的悲慘世界?

不工作的世界即將來臨,現在的職業技能全都可能被機器取代,未來的職場面貌會變得如何?人類沒有了工作,還剩下什麼?未來,每個人都會面臨「科技性失業」,只有掌握資本和機器的少數人才能免於這波經濟浪潮的傷害。

只有積極思考如何公平分配經濟繁榮的成果,以及縮限科技巨頭急遽增強的政治權力,才能避免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的貧富不均情況。而當人人都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生活,我們最重要的課題,便是如何找到人生的目標與意義。

被誤解的自動化焦慮

人類社會中的經濟成長是非常晚近的時期才發生的現象。實際上,在近三十萬年的人類歷史中,絕大部分時候的經濟生活是相對停滯的,遙遠的先人僅僅憑著狩獵、採集勉強維生。但是近幾百年間,經濟停滯的局面突然迅速結束,每個人的產量提升大約十三倍,全球產出則是激增近三百倍。

試想將人類歷史濃縮成一小時,經濟成長階段大約只占最後半秒鐘,巨大的變化彷彿只發生在一眨眼之間。經濟學家往往都同意,經濟成長是科技持續進步所致,不過為何是從西歐開始,反倒是各持己見。原因之一可能是地理因素:某些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宜人的氣候,以及有利貿易往來的海岸線、河川水道。

經濟成長趨勢

在此之前,任何經濟成長的規模都有限,而且總是斷斷續續或是在轉瞬間消逝。但在工業革命之後,經濟開始相對大幅而穩定的成長。到了今天,我們已經完全習慣這種既定的經濟成長趨勢。

試想一下,每次只要遇到經濟成長的停頓或減緩,就會引發人們的憤怒與焦慮,沮喪與挫折的浪潮席捲整個社會,好像沒有經濟成長我們就不能生活得很好。

工業革命時代催生的新穎技術,讓製造商能夠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效率的運作,簡言之,就是成本更低、產量更高。在這場現代經濟成長的開端,我們可以察覺到「自動化焦慮」的起源。人們開始擔心,採納這些機器製造更多商品,意味著依賴人類完成工作的需求減少了。看來,經濟成長與自動化焦慮似乎從一開始就交織而生。

自動化焦慮

當然,人們一定在更早之前就對自動化感到焦慮。不管是哪一種創新發明,都不難想像或找出哪些不幸的傢伙可能會受到威脅。例如,在工業革命以前的所有技術中,印刷機可能是影響最深遠的一項技術,但它最初曾遭到想要保護傳統手藝的文人墨客大力抵制。

每當談到印刷版《聖經》,他們就會說,唯有惡魔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複製出大量複印本。不過,工業革命期間發生的變化具有不同於過往的特殊性,這場變革的強度、廣度與持久度,讓人們對自動化更加焦慮了。

奪走工作機會

自動化將奪走工作機會的焦慮情緒不斷蔓延,終於引發反彈和異議。看看謙虛的珍妮紡紗機(Spinning Jenny)發明者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的遭遇就知道了。他是一個不識字的紡織工,退隱在蘭開夏郡的偏鄉小村內靜靜打造自己的機器。

事實上,截至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生產的布料高占全球生產量的一半。不過,當哈格里夫斯打算開始做些什麼事的風聲傳出去後,鄰居竟然破門而入拆毀機器,甚至無故搗毀他的家具。哈格里夫斯試圖到其他地方興建工廠時,他和他的生意伙伴還遭到一群暴民的襲擊。

工業革命

和哈格里夫斯同時代的約翰.凱伊(John Kay)在1730年代發明自動飛梭機時,也面臨相同的命運。據說,他的住所遭到狂怒的織布工洗劫,「要不是兩名好友緊急把他塞進羊毛毯裡,運到安全的地方藏匿,恐怕早就命喪暴民手中。」曼徹斯特市政廳(Manchester Town Hall)有一幅壁畫就是在描繪他祕密逃離險境的過程。

前述實例都不是單一事件。工業革命期間,破壞科技產品的行為非常常見,這群像強盜的烏合之眾如今被稱為:盧德份子(Luddites)。這個名稱來自一名真實性有待商榷的織布工奈德.盧德(Ned Ludd),他住在東米德蘭(East Midlands),在工業革命剛開始時搗毀一整組紡織機。奈德這個人物可能是憑空杜撰出來的,不過有人率領群眾四處破壞機器卻是鐵錚錚的事實。

發明剝奪就業

1589年,他啟程前往倫敦,希望向伊莉莎白女王一世展示他的發明,並獲得專利保護,可惜她一看到機器就直截了當的拒絕,並說:「大師,您的志向高遠,但請想想您的發明會對我可憐的國民產生什麼影響。

這項發明肯定會剝奪他們的就業機會,毀掉他們的一生,甚至淪落街頭行乞。」其二是發生在波蘭人安東.莫勒身上的悲劇。這個不幸的人在一五八六年發明織帶機,之所以說他不幸,是因為他的家鄉格但斯克市議會不但駁回他申請專利的要求,還祭出絞死令回應他的請求。這一點和現今我們總是熱情回應企業家的反應完全不同。

工業革命經濟變化

然而,不只是勞工和國家焦慮,隨著時間流逝,經濟學家也開始認真看待自動化的威脅。正如前述,1930年,凱因斯讓「科技性失業」的說法就開始流行,不過,經濟學理論的其中一位奠基者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其實比他早一百多年開始研究這項議題。

1817年,李嘉圖出版生平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四年後發表新版,納入全新章節<論機械>(On Machinery)。在新版中,他做出重大的學識讓步,宣稱他改變「科技進步是否有益勞工」這項議題的看法。

李嘉圖原先一直假設:對勞工而言,機器是「一般商品」,但後來他認為這項假設是一個「錯誤」。或許是見識到當時工業革命在他的家鄉英國引起嚴峻的經濟變化,他認定這些機器實際上「多半非常有害」。

下一波經濟位移

擔憂機器具有負面衝擊的思維貫穿整個20世紀。近幾年來,我們看到關於自動化威脅的書籍、文章與報告傾巢而出,但其實早在1940年,關於科技性失業的辯論就已經很常見,以致於《紐約時報》認為稱它為「舊論點」也很自然。

這些論點確實經常重複出現,2016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告別演說中定調自動化是「下一波經濟位移」,而大約六十年前的總統約翰.甘迺迪也是如此,當年他採用的詞彙幾乎和歐巴馬一樣,直指自動化帶來「產業位移的黑暗威脅」。

無獨有偶,2016年,英國物理學家史帝芬.霍金描述自動化將如何「毀滅」藍領工作,並預言這種情況恐怕很快就會「外擴……深入中產階級。」

動盪與變革

然而早在1931年,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提出類似的威脅,警告世人那些原本用來幫助人類擺脫繁重勞動的「人造機器」,會泰然自若的反過來「征服」它們的創造者。事實上,自1920年以來,幾乎每十年就能在《紐約時報》上找到以不同方式談論科技性失業威脅的新聞報導。

大部分與「新科技傷害經濟」有關的焦慮其實都搞錯重點了。回顧近幾百年來的演變,幾乎沒有證據支持這股主流的恐懼:科技進步將創造大量永久失業的勞工。新科技確實不斷淘汰勞工,不過最終大多數人都會找到新的出路。

另謀新職

可以理解的是,對未來有所期待是大家還能保持樂觀的原因。如果說,以前那些擔憂未來的人都是庸人自擾,那麼我們也可以肯定的說,現在擔憂的人是多慮了嗎?

正如我們所見,問題沒那麼簡單。以前擔憂「這次不一樣」只是白忙一場,現在這種擔憂卻有可能是對的。更進一步來說,就算只是歷史重演,我們仍應當心,別被過度樂觀解讀過去的論述沖昏頭。沒錯,被新科技淘汰的勞工確實會試圖另謀新職,但事情絕對不會以溫和或良性的方式發生。

《不工作的世界:AI時代戰勝失業》
作者:丹尼爾.薩斯金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