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丟東西的整理術》

醒報編輯部 2021/01/12 08:38 點閱 24561 次

大家可以把書櫃上的書、衣櫃(或五斗櫃)抽屜裡的衣物、各式收納於抽屜裡的日用品(例如原子筆)等,這些平時很常使用的物品以手機拍照下來,並根據照片估算物品的數量和使用頻率。

如何持續維護環境整齊的做法,以及當你因為放下戒心,而不慎失手、導致室內空間再次爆棚時的應對方法。「我就是沒辦法丟東西、也不擅長整理。」就算抱持著這種想法也無所謂。

其實你就只是不適合當個極簡主義者罷了,對吧?對物品有愛,不希望向人生中重要的物品告別。那麼,現在就和我一起挑戰這套再也不必丟棄心愛物品,並透過愛物之心打造個人風格與獨特人生的整理術吧。

時至今日,有越來越多整理方法問世;市面上也出版了許多與整理相關的著作,甚至還煞有其事地舉辦了各種整理研討會或教學課程。為整理所苦的你,應該都讀過不少書籍,或參加過研討會了吧?但整理作業還是沒辦法順利進行,對吧?

其實,不擅整理真的不是你的錯,而是因為「你對物品的依戀,遠超出居住環境的面積」。「只要詳細檢查真正需要的物品和不需要的物品,就能把所有物品都收納在居家的收納空間;你所應該擁有的適當物品數量,必須以能收納在家裡的數量為判斷基準。」

大家可能都曾在書上看過類似這樣的句子。這是「嚴格篩選自己持有的物品、丟棄不需要的物品;只要能把物品完整收納,就算大功告成」的做法。倘若整理過後仍無法完全收納,就得再進一步丟棄物品,直到能夠完整收納所有物品為止。

不公的衡量標準

2019年9月,一項針對300名東京都居民和300名北關東居民實施的「物品依戀與整理收納」問卷調查,清楚顯示了住家的大小和物欲多寡並沒有關係。這項調查透過十個問題,分析個人在「物品依戀」上的強弱。

東京都居民有47%、北關東則有54%的人,對物品的依戀較為強烈,相較之下,鄉鎮地區的居民,對物品抱持的依戀也不相上下。如果進一步比較住家的大小,結果幾乎沒什麼地區差異。也就是說,並沒有「東京都居民較無物欲,茨城縣居民的物欲則是東京都居民的三倍之多」這種說法。

那麼問題來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整理法都是「全國統一版」,完全不考慮人們的住家大小或居住地區。於是,大家都說:「只要把東西全塞進家裡,就能算得上是整理高手;如果家裡的東西多到滿出來,就是不擅整理。」儘管居住區域和住家大小存在著不公平的事實,許多人還是忍不住以相同的標準,統一看待「會整理和不會整理」這件事,自然讓人難以接受。

評估整理的全體樣貌

「我家真的好亂,但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我經常接到這樣的諮詢。除此之外,也有許多人老是把「之後再找時間整理就好」掛在嘴邊,藉此不斷把整理時間往後推遲。但如果一直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打算就這樣走一步算一步,整理作業就永遠不會有結束的一天。

因此,在擬定全面戰略時,確實掌握整理的全體樣貌是非常重要的事。等到全面評估完畢之後,還請務必排定能夠確實執行的作業日程,這便是能讓整理作業更加順利的訣竅。

手機拍照掌握現狀

確實掌握現狀是最重要的。因此,請大家拿出智慧型手機,把家裡的物品全數拍下來。此處必須注意的是,不是拍攝「房屋整體」,而是以「物品區塊」(例如書籍、衣服、日用品等集合名詞)為單位進行拍攝。

請大家把一件件的物品,以「能清楚目測辨識」的程度進行拍攝;衣櫃或抽屜也要逐一打開,把所有物品全部裝進相機鏡頭裡。此外,拍攝照片的當下請專心拍照,切勿因為手癢而神經兮兮地立刻動手整理。請秉持著不隱藏、不整理的原則,以客觀的角度拍下物品最真實的樣貌。

礙眼度和使用率決定整理順序

照片拍好後,就可以決定整理順序了。請大家以礙眼度和使用率為依據,判斷整理的先後順序。所謂礙眼度是指,拍照時會令你驚覺「啊……原來這裡我都沒有整理!真是有夠誇張!」的狀態。例如堆積如山的書本、從衣櫃裡滿溢出來的衣服等。大家在拍照的過程中,一定可以發現許多平常不曾留意,實際上超級礙眼的「物品堆」。

另一方面,使用率則是指最近一個月內是否使用。請概略計算一下,照片中的物品是否已在當月被你使用過?使用了多少次?值得注意的是,大家不用逐一檢查每一件物品,可以把拍攝的照片分成上下左右四個區塊(黃金四分割原則,後段將詳述)以利檢查。

不論是衣櫃或是儲物櫃,都一定有最常使用的區塊,這就是所謂的黃金四分割原則。我有個朋友,他家裡的衣櫃是左右對開的雙門樣式,由於擺放位置的關係,左半邊比較靠近牆壁(較為內側),因此他平常取用衣物時,幾乎都是以右半邊的區域為主。對他而言,他家衣櫃的黃金區域就是右上和右下;其餘區塊內的物品則較少使用。

有一種說法是,家裡有八成的物品,可能一個月都用不到一次。不論居家空間也好、收納空間也罷,物品使用率越高,空間活用率就越好,也就是呈現肌肉發達的狀態。就像這樣,大家可以根據照片判斷礙眼度和使用率的高低,同時把那些物品整理成視覺化的形態。

請隨手拿張紙,畫出以礙眼度為縱軸、使用率為橫軸的映射表(Mapping)。接著請填入出現在照片上的物品區塊名稱,也就是文件、衣服等物品的集合名詞。

填完映射表之後,請從左上方開始,依照礙眼度較高、使用率較低的物品順序逐一編號。這就是之後實際整理時的先後順序。你的囤積是為了使用還是收藏?囤積是人的天性,大家總認為備而不用沒有什麼壞處,反正之後總有一天會用到;也可能純粹是因為興趣使然,每次看到那樣的商品就想買,就這樣自然而然地越囤越多。

然而,重複購買和收藏儘管乍看之下很相似,兩者卻完全不一樣。所謂重複購買是以使用為目的,且不會限定於某一個種類。相較於此,收藏則純粹是因為對這件物品有愛,且熱中於擴充蒐集的數量。

例如,你可能會一再購買平時愛用的牙膏、洗面乳,目的終究是為了使用,這種就屬於重複購買;但如果一再購入喜愛的偶像貼紙,且數量高達上百張,這就不是重複,而屬收藏。

話雖如此,也有部分人士會把化妝品、橡皮擦、紙膠帶等消耗品當作收藏,這種情況下的分類有點困難,大致可用「這個物品的收藏是否能夠稱為興趣」來分辨。就整理的觀點來看,唯有屬於興趣的物品值得珍惜,其餘因重複購買而囤積的物品就必須妥善處置。

拍下備品列成清單

老是擔心突發狀況,而習慣囤積日用品或食品的人,要注意避免重複囤貨。實際上,就防災觀點來看,囤貨量只要維持在全家夠用兩個星期即可;超過這個上限的囤貨都屬於無謂的重複購買。

我曾經協助過一個三口之家整理環境,明明只有三個人住,家裡卻一口氣囤了10瓶洗髮精。這家人使用洗髮精的速度大概是一個月一瓶,儘管囤貨的目的是為了防災,但應該很少會有連續十個月都沒辦法外出購買洗髮精的災害吧?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先前碰上折扣商品優惠,所以才一口氣買了這麼多。

還請大家依據家庭人數,確認一下需要囤積的備品及儲備糧食量。若你家的備品及儲備糧食數量已超過建議標準,現階段也只能慢慢將之消化完畢。而為了避免日後再度重複囤貨,大家同樣可以按照前文提過的方法,將備品和儲備糧食以手機拍照、列成清單,以利後續管理。

折扣商店、優惠促銷完全就是囤積症患者的天敵,這種一看到好康就情不自禁地想多買一些帶回家的心情,相信大家應該都有過。就連在網路購物也一樣,為了達到滿額免運費的門檻,往往就會不自覺地買下超出實際所需的備品。

如果你對「超值」、「優惠」之類的字眼比較缺乏抵抗力,就試著和房租以及人事成本比較一下吧!例如,購買10瓶便宜洗髮精,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搬運勞力?收納10瓶洗髮精的空間,又占了一個月房租多少比例呢?

切記,空間也是一種成本。正因為居家環境的空間有限,所以更應該多留一些空位給有愛的物品。你得設法提高該物品的能見度,讓自己更容易使用、就算表現得稍微霸氣一點也無妨。如果這樣還是沒辦法把東西用完,那就大方轉送給周圍的人。

以我的化妝品、眼影為例。以前,我都是把15個眼影全放在化妝檯上。其中還有不少是名牌貨,因為十分珍貴,所以我會將之收納在比較難拿到的深處;開架式的平價化妝品則放在較容易取得的外側,方便平時使用。

但因為名牌化妝品頂多一個月用一次,遲遲用不完,等我意識到這個事實之後,才發現那些名牌貨已經過期了。另外,也有可能因為我知道自己平常用的是便宜的眼影,因此下意識地不滿意自己平時的妝容,就在這種不平衡的心理之下,我又會不斷添購其他的眼影來填充心裡的不滿,因此越買越多,形成惡性循環。

為此,我改把名牌化妝品擺放在化妝檯外側,同時把數量眾多的平價眼影放進上班、回老家、上健身房等用途不同的包包裡。另外,我也規定自己「在所有的眼影全數用完之前,絕對不買新的」。最後終於成功解決了重覆囤貨的問題。

美國曾做過統計,約有600萬人口有嚴重的囤積行為,平均每20人中就有1人有囤積症,各種年齡層都有,算是相當普遍的問題。習慣大量囤積的人,普遍具有人際上的困擾,容易導致家庭失和、夫妻離異、生活孤立,更造成環境髒亂、病菌孳生。但只要確實遵守囤貨的建議標準,即可在安心過活的同時,打造井井有條的居家空間。
(庭維/輯)

《不丟東西的整理術》簡介
作者:米田瑪麗娜
出版社:方言文化
出版日期: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