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供應鏈縮短 不再追求零庫存 (科技論壇-孫弘、宋智達、曹敏人)

醒報編輯部 2020/12/03 09:14 點閱 72725 次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
孫弘(盟立公司董事長)
宋智達(沛錦科技董事長)
曹敏人(漢唐科技董事長)
文字整理:張庭維、陳美君、陳謙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在疫情之下,很多廠商受到衝擊很大,但也有些產業逆勢成長,像盟立在疫情中仍然維持正成長,先請孫董分享,在疫情中您有什麼省思或感想?

人力運用吃緊

孫弘:我們是做整廠系統的,在中國、德國、日本、東南亞都有客戶,但這波疫情襲來,首先人員行動就成了問題,人員外派來回總計得隔離28天(去14天、回14天),中國雖然我們能去,但出去就會有疫情風險,而越南、泰國、印尼和菲律賓不容易進去。

人員的調派是目前最大的困境,舉例來說,雖然可以去中國執行業務,但員工過去要先隔離14天,業務完成後回台又要再隔離14天,這一來一回就已經1個月去掉了,對公司來講成本增加、人力運用上產生短缺。

還有一些是過去後可能生病或是受傷,又要緊急回來,相對來說員工也要有更強烈的使命感。再來就是海外新案子的洽談,你必須要派人到現場履勘,光是在線上規劃是不太行的。

縮短供應鏈

省思的部份,我認為,台灣現在防疫做得很好,很多廠商把供應鏈給縮短,以前產業屬於「長供應鏈」,現在變成「短供應鏈」;以前在台灣的策略是低資產、少投資,現在必須要在台灣增加投資;以前追求零庫存,現在必須要有一個在地的物流中心,否則在疫情之下,如果電子零件斷貨,本身又沒有存貨,將會有很大的影響。

在疫情之下,很多商機都顛覆了原本的預測,在疫情來之前,有很多活動都等著舉辦,誰知道疫情的影響這麼嚴重,所有活動取消、電子業零件的生產也受影響中斷。

現在歐美各國的民眾都關在家裡頭看電視、看劇,以前一台電視全家一起看,現在大家都要看自己想看的,還有遠距工作、線上教學等,也間接促成筆電、PAD、電視機等需求大量增加。

雖然大量增加,但也馬上發現供應鏈不足,物以稀為貴,原本疫情前液晶螢幕(LCD)賠到不行,結果也因為這波熱潮,Q4預估獲利將超過百億。而半導體業本來預估會受整體經濟影響,結果這次非但沒有跌,反而現在台積電的半導體是炙手可熱,各國搶翻天。

回台建廠面臨缺工

而台商回流把工廠建設移回台灣,在以前只是流於口號,但現在是非做不可,為了要縮短供應鏈,還有許多外資客戶也發現供應鏈拉太長,所面臨的風險也就愈高,因此會要求縮短供應鏈。

這麼多的台商回台建廠,建商反而供應不來,造成大量缺工,從模板、鷹架、水泥工、木工,建築業大缺人,導致許多廠房的建設成本漲價,還好我們盟立銅鑼廠蓋得比較早,現在已經在收尾階段,營造商說,再晚一點的話可能會找不到工了。

問:也有可能會找不到土地?

樂觀展望明年

孫弘:我們都是用園區內的土地,還好自己不必去找土地,這真的是很幸運,所以在疫情下的經營充滿變化,每個決策都要很快的反應。非常感謝上帝,讓我們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中還能繼續前行,企業員工也都非常平安,決策上不至於亂了腳步。

展望明年的話,我認為還滿樂觀的。今年第一季、第二季大家都很悲觀,從第二季、第三季開始後,情況開始扭轉,第四季更是出乎意料的逆勢攀升,這樣看起來,明年狀況估計是不錯的。

我覺得上帝真的很愛台灣,在各國都仍陷在疫情的反覆升降中,台灣可以安身立命,還能在國內旅遊,生活並未受到太多限制。

問:孫董事長剛提到幾個點,想請教一下,供應鏈整個趨勢的改變,過去台商沒有想回台灣建廠,但在疫情之下,沒辦法遠赴東南亞,因此選擇在台灣落地生根,這是目前的趨勢,非做不可。

但是面臨到不只是建設的問題,也包括人力的運用。關於未來工廠自動化的發展,您有哪些期待或想法?

虛實整合提升效率

孫弘:以前講虛實整合(Cyber-Physical System, CPS)就是軟體跟硬體結合做系統規劃跟設計,進一步去監控並收集數據,便於問題的查找及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我們現在做規劃設計,對於遠方的顧客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花這麼多時間及人力,現在大家要求的是效率。

在台灣也是一樣,以前我們做系統規劃最大的困難就是,客戶一開始都沒想到未來的需求,而我們自己內部的作業部門,本身的溝通也有不詳盡之處。現在因為建立數位模型,所以客戶在數位模型模擬的時候,就可以先把需求講出來,以免將來發展時,東缺一塊西缺一塊的,產生問題。

模擬風險防範未然

但數位模型的模擬也很折騰人,一開始模擬出來後,可能顧客又有新的想法或是覺得不合適,有可能會不斷來回修改,像之前有個日本客戶,前後修改總共50幾次,我們這邊的人員剛開始覺得很挫折,因為每次模型出來後又被推翻,白天討論完,晚上因為一些問題又要加班。

但後來漸漸發現,其實這對於產業的發展來講是很正常的,並不是客戶在刁難,
因為從初期的小量生產市場,不良率比較高,隨著產量逐漸增加,模型也增加,然後各種風險的改變,都會在我們的數位平台上模擬出來,所以顧客對於數位模擬系統的投資就是避免浪費,因此隨著各項風險因子的不同去做改變,非常合理。

如果未經過模擬,直接蓋一條生產線,將來想再擴充或是改變時,成本會變的很高,因此搭配我們的數位模擬系統先進行分析調整,我們規劃的人員也會給予建議,對客戶未來產業的演變、生產該如何應對,都有幫助。所以不論製程、物流、資訊數據都可以先在數位模擬平台上先行規劃,將來再監控會更加方便,我們俗稱叫「戰情室」。

延遲縮小即時反饋

其實這在軍隊中就叫做「沙盤推演」,現在銀行業做「監理沙盒」,現在這個名詞已經很通用,只是以前工業界比較少接觸,沒有用到這麼多工具,但隨著科技愈來愈發達,電腦的運算速度加快、通訊的技術也更新,更甚至於5G的誕生,讓未來的科技及速率大大提升,延遲變小就能做到所謂即時反饋。

我很感謝就是,因為我們公司做這種大型系統,如果沒有數位平台跟實體運用的結合,我們公司的風險是大到不可承受,所以以前很多公司不敢接大系統,希望接的單越小越好,設備越單純越好,這樣風險較小。

現在隨著系統愈做越大,有時候禱告之後,心裡還是會有點不踏實,還好現在科技與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禱告也比較有著力點,所以我們公司的員工面對這種不確定因素時,也學著透過禱告度過,因為縱使有虛實數位模擬系統,但會發現你知道、掌握的越多,擔心的事情卻不會變少,可能會更加關注在細節,反而更煩惱,唯有透過禱告、倚靠上帝才能讓自己更平靜。

問:現在很流行一個用詞叫做超前部署,剛剛孫董事長您有提到不確定的狀況很多,那盟立如何做到超前部署?

RD投資資源整合

孫弘:有兩件事情要超前部署,一個叫做RD(研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永遠是為未來,如果台灣不投入RD的話,根本沒有生存空間,投入RD當然是為了超前,但要超多前?跑到太前面,技術跟不上的話也沒用,但太慢的話,專利被其他廠商佔光了,到處踩到地雷,變成動彈不得。

所以平時就要掌握市場的資訊,再來就是在同樣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他們已經掌握了多少技術的專利及IP。在客戶的使用上,有哪些是以前未能解決的問題,在RD上面的資源就要多投入,這都必須超前部署。

第二個是其他的配套,像是財務、人員的儲備、還有技術跟知識的合作,與財團法人研究機構、學校之間的交流合作,或者跨產業之間的合作。像我們就很需要跟軟體業有很多密切的合作,希望可以藉由彼此交流與分享,能在現有的系統再進行突破。所以超前部署首要是RD,再來是各種各樣的資源準備,內外部的資源整合。

問:您覺得,這些資源的整合及合作由各家企業廠房自主進行,還是會希望政府能在科技政策或是資源上給予廠商支援,或是居中幫忙協助合作等交流,以幫助整個科技業發展?

政府為輔企業為主

孫弘:我在新竹科學園區擔任過兩任理事長,以前我們公會就跟政府有很多密切的接觸,現在我看各產業公會,各團體跟政府的會談、交換意見,也是很頻繁的,
但是國家的資源有限,所以樣樣都要政府替你準備好,是不可能的。

因為技術的變化非常快速,政府目前對於科技產業的政策,大致是對的,只是資源分配上,企業不能太倚賴政府給予支援。政府的預算18個月前就要先提出來,然後再6個月才有定案,所以政府單位的運作模式,對於瞬息萬變的科技業來講,能夠做的有限,產業界需要即時性的反應,否則恐面臨倒閉。

數據預測不是萬靈丹

我覺得政府目前跟民間產業接觸的管道並不少,所以政府要執行的政策,我認為也很難說不對,倒是外界的變化連專家都看不準,你看去年對今年的產業預測,包括我自己公司的預測,落差也達到三、四成。

所以說有時候預測也不是萬靈丹,當時有多少專家、客戶以及產業分析師的報告下去預測,結果落差還是很大,但是反過來講,我們科技業算幸運了,很多行業像航空業的落差,在今年更是厲害,連帶觀光旅遊業也一瞬間崩盤,令人感慨。

工具機受打擊

我們台灣有一個產業叫精密機械,去年我們就已經知道汽車產業非常慘澹,但是沒想到疫情一來,航空業也跟著垮台,這兩個都是精密機械產業最主要的客戶群,所以這兩個產業同時垮的時候,工具機械受到非常大的打擊。

但往好的方向來看,電動汽車發展起來了,但做引擎內燃機的就沒有生意了,
這些傳動機械可能就必須要發展新技術。電動車追求輕重量省電,所以材料都是鋁合金,複合材料,然後電控的比例增加,軟體通訊增加,車子的設計跟以前大不相同了,所以整個產業也要跟著趨勢轉向,否則就等著被淘汰。

預測失靈訂單爆漲

問:謝謝孫總分享。接著請教曹董事長。

曹敏人:對於剛才孫總提到的預測錯誤,我想這在今年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我們的業務預測是根據2008年的金融海嘯,那時業績下滑大概是從華爾街出事以後,第六到第七個月開始顯現,因為我們有很多全球在手訂單,如果景氣持續低迷,等到在手訂單用完後,業績就會開始往下掉,所以平常我們會保留至少半年以上的在手訂單,去防範一些突發狀況。

根據上次金融海嘯的經驗,我們原本預計今年大概9月的時候,業績就會開始直直落,結果並沒有預期中的下滑,9月的訂單反而上漲。我想也是因為電子業沒有預期到疫情期間,個人的筆電、電子用品等銷量大增,市場爆發帶動了相關電子零件產業,我們公司的儲存系統產品也因此受惠。

這是我們公司內部也沒想到的事情,因為原本預計整個電子業都會面臨寒冬,
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出門,也不坐飛機,一般來講商業交易應該會暫時停擺才對,但卻一反常理,不僅沒衰退還逆勢上升,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今年疫情對我們公司的挑戰是,過往每一年,公司都會有大概1000萬的預算,在全球做展覽和推廣,但今年這1000萬不用花了,很多的展覽都相繼取消,就不用去了。

問:或許可以改成線上參展?

老字號顧客信賴

曹敏人:我認為這不是線上的問題,這是一個商譽問題,如果是一個新創公司,恐怕機會就很小了,因為沒有人知道你,沒有客戶敢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去壓寶在一家剛起步的企業,但我們漢唐已經做了29年了,明年即將邁入30年。

我們有20萬台以自有品牌Dr. Storage 售出的機器設備在客戶工廠運轉服務著,這些機器就很像是我們公司的銷售人員,當客戶每天存取電子零件時,都在跟我們的銷售員互動、打招呼。

如果我們品牌的機器性能長期穩定可靠,就能不斷積累好的使用體驗與形象口碑。當客戶有新增需求的時候,Dr. Storage就會是客戶的第一優先選項。所以我認為在這個時候,客戶有信賴感的公司就能繼續生存,否則,就算你虛擬再多,對他來們來講,也只是網路上資訊而已。

問 : 所以還是得靠實體建立關係,不能都由虛擬去建立?

物聯網監控診斷

曹敏人:對,如果過去的品質就不好、又不可靠,也沒有建立良的好使用者體驗,想把希望寄託在虛擬,我覺得有點太天馬行空了,現在有很多新創公司,突然冒出一大堆的新產品,我自己也不敢買來試用一下。疫情時代的老字號公司,把商譽做好,才是真的產業的基礎。

在這次疫情中,客戶對於物聯網的監控和診斷變得很在意,過去我還得要去說服顧客,顧客一聽到還要花錢都連忙拒絕,但今年的狀況是,因為疫情,廠商不希望派人到它公司做服務,也不希望Sales去推廣,所以就大量採用物聯網集中監控的技術。

我認為廠商不是喜歡物聯網這套技術,而是在疫情下被迫導入,也成為了疫情中的特色。

孫弘:說被迫比較負面,應該說以前這個技術的價值是隱藏的,但在疫情之下突顯了出來。

曹敏人:對,以前來講,廠商希望能不花就不花,反正差別不大,但是在疫情的環境下,有沒有這套系統,對於管理層面來說,鑑別度就會顯現,遠端服務這一塊的需求被是逼出來的。

孫弘:需求的平臺也是一樣,以前廠商會說,你不要跟我講那麼多,你們是專家,直接做一套來給我參考,但現在因為疫情交通不便,你就要模擬(simulation)給客戶看,直到他們認為都差不多了,才會派一個人來看我們的廠房或實驗室,所以這兩個面向要進行整合。

問:這就是虛實整合吧。

孫弘:對,在這樣的運作模式下,公司存在的價值會更加突顯。

遠端處理疑難雜症

曹敏人:這個是最藝術的說法。當時在推廣物聯網這套技術給客戶時,客戶的第一句話就是說:「又要花多少錢?」會很在意成本,說不好聽一點,就好像我們又來騙錢了,認為It's not necessary,不是必需品。

孫弘:沒錯,現在變成「must have」,必須擁有。

曹敏人:過去客戶遇到事情都懶得想辦法解決,通常都會找原機器的sales人員。很多客戶認為叫服務人員很划算,因為是免費的,普遍都存在這種想法,但今年Sales人員無法隨傳隨到,所以服務這塊,物聯網變成主角,廠商在遠端就能幫幫客戶進行監控跟排除障礙。

但是前提是,用戶當初在買設備的時候,要把物聯網系統一起納入,過去有很多客戶不願意,認為我幹嘛裝這個系統,有問題你們人員趕快過來就好,但現在礙於疫情傳染的問題,市場對於遠端服務的需求也逐漸擴大。

物聯網後勢看漲

其它的方面,就我們來講,經營的傾向就像孫董事長所描述的短鏈,我們把系統的生意壓縮到15%-20%以內,因為系統的複雜度大,所以另外的80%,我們希望是常規標準(normal standard),風險比較低,顧客下單的時候,我們就是閉著眼睛出就好,而系統的生意有許多變化,很多工程支援(engineering support)上的狀況,但是我認為今後物聯網、監控、售後服務整合的系統,這種需求將會逐漸增加。

問:也請宋董事長分享您的經驗。

IP開發成績創新高

宋智達:我們的公司一開始看到報導跟預言會衰退多少,我們是做IC裡面的IP,開發出來讓面板的驅動IC少一半或四倍記憶體,把他們壓縮,現在他們要求很高的品質,光是三星顯示器相關的一年就有兩億支手機用我們的機組去供應,到目前,美國的經濟衰退每一季都還有30%的衰退。

我們一開始預估今年會衰退一半,真的是感謝上帝,不僅沒有衰退,還讓我們的成績接近歷史新高。

這個有經驗法則,大家都在講2008年金融風暴,那時候公司的營收一年差不多只有50萬美金,那次是第一次碰上這麼大的風暴,一年內幾乎沒有訂單,那時候上帝感動我的繼續奉獻出去,其實那一年我們還賺錢。

這次疫情來的時候,公司規模不一樣了,上帝也更祝福我,因為考驗及格了嘛,後面每年營收翻倍了幾次,公司體質好的時候碰到這次疫情,就是有信心了。

投資AI拉開差距

所以一開始我就想說抓住機會,黑暗的時代也是一個光明的機會來臨,我們公司第一個就是加速新的研發,不去美國、歐洲、日本和韓國了,以前每年跑這四個國家就好幾次。跟曹大哥一樣省下推廣(promotion)的費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做研發,拉開你跟競爭者的距離。

所以我們快速投資在AI,我們AI方面一直在跟工研院合作,這次我們去簽更大的合作約,包括五年前為了要幫助原住民創業就業,我們三個部落的農場加速擴建。第二個是因為時間比較多了,可以凝聚大家一起研發的時間。

平常很多時候是大家找不到人,但現在大家可以好好的在家研發。我大概算過,本來要三年才做完的,現在一年到一年半可以做成,這是一個超前部署的機會。

我們前天剛宣布,竹北有一個有名的牛排館,現在開始到農曆年過後的元宵節,公司買單一半,同仁帶著任何親友去吃,公司出一半,一次最高額補助到五千元,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擴張消費。

深耕在地客戶

有一件事很感動,孫大哥第一句話就是感謝上帝的帶領。我真的也要感謝神的恩典,我們在日本的業績是有衰退三成左右,但在韓國卻突然暴增,這是意外得來的,事實上我們email往來就夠了,沒有一定要實際見面,變成你不能到國外去了,好好在國內做,其實我們國內有很多機會,所以這段期間也深耕國內客戶。

對於國內的商機千萬不要疏忽,未來跟他們合作,商品也有機會賣到國外。我其實一直覺得說,我一看到我們國家的口罩國家隊迅速地整合起來,不僅供應國內所需,也能迅速出口外銷,其實台灣民間企業的能量是很強大的。

台灣不止口罩國家隊

但是我們既然不能出去了,政府一個國家隊既然可以這麼成功的整合,不只口罩隊還可以有很多隊,像是醫療隊也可以把負壓病房整合起來,賣到全世界。政府可以去構思,台灣目前有哪些產業可以趁勢推廣整合的,或許這些產業未來他們都是替國家賺大錢的第二個台積電、第二個漢唐。

這次我們公司在做的就是,其他公司發不出薪水,我們就快點去招募人才,原本一千萬的推廣費用現在沒地方花,剛好能拿去招募世界菁英過來。美國是資本主義,不開工所有人會被解雇,但開工不一定會中標,中標不一定會死。歐洲除了公司倒閉,不會被解僱,因為是社會主義。

推廣費轉招募人才

所以我們省下的旅行花費跟商展花費就可以招募到國際上非常好的人才,增加下一次研發的能量,抓緊機會把世界菁英找過來。有些公司撐不下去了,平常要收購一家公司很貴,現在往往可以很便宜的買到公司、買到專利。我前幾天才跟我兒子說,現在很多輪船及航空業面臨倒閉,若想要投資可以去買輪船、飛機,之後商機恢復了之後就有用處。

台灣這幾年生技發展很快,我很失望馬英九執政8年生醫園區沒什麼動,小英執政4年生醫園區滿滿的,因為執政團隊有用心在這個領域耕耘。新冠疫情造成世界的傷痛,正好台灣藉機大量投資、鼓勵,用國家隊,在生技這個領域可以大大發揮。

我十多年前就覺得,台積電代工的這麼成功,為了台灣怎麼不發展生醫藥物代工?或許能培植第二個生醫台積電,甚至由台積電直接投資都行。

生技這個藥品代工,台灣可以賣得出去,中國還沒崛起的時候,做的東西人家不敢吃,這是台灣製造的好機會,所以這次新冠疫情是台灣產業轉型的好機會。

問:非常感謝三位董事長的分享與見證,也盼望政府未來在科技產業能夠起到領頭羊的作用,超前部署,協助企業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