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國大選前夕 台灣應準備兩套劇本

醒報編輯部 2020/10/26 10:02 點閱 5229 次

美國總統選戰已經進入倒數計時,在川普跟拜登最後一場辯論結束後,隨後登場的幾個民調都顯示,兩人的差距非常小,拜登僅些微領先。4年前的美國選舉同樣也是驚滔駭浪,當外界都以為代表民主黨的希拉蕊可以勝選時,最後川普卻突破重圍當選,讓所有媒體跟相關國家的眼鏡都碎了滿地。

美大選牽動台灣版圖

台灣對於美國總統大選必須要比別人更加敏感,因為川普上任後,帶給台灣的劇烈變化,是前所未有的。首先是國際地位的轉變,挾著美國的支持,台灣近年的國際地位的確有提升,但是這個提升的代價是要去幫助美國遏制中國。除了在貿易戰為美國助威,在軍事上也跟美國展開密切的合作,這包含了多項軍購,同時跟美國在防務上面也積極整合。

最大的一項變革,也就是回應美國一直擔憂的,台灣後備軍力不足的問題。台灣官方做出了重大的宣示,除了現行四個月軍事訓練役期準備延長,另外就是就退伍役男進行每人八年內最多召訓4次,訓練天數擬增為14天,並且將編成「防衛後備動員署」來全面提升我方的後備能力。

拜登上任我恐成遭孤立

但是從這兩次的總統辯論當中,拜登雖然聲稱會持續與中國對抗的路線,但字裡行間,他更加強調的不是「孤立」中國,而是將中國「拉回」到國際體系與規則當中。

這其實也跟拜登過去的策略相同,拜登多次譴責川普忽視盟國的利益,獨尊美國利益,導致國際合作不斷受挫。不過對於台灣來說,當美國回到過去的國際規則,那意味著台灣過去的妾身未明的國際邊緣兒處境,很可能再度上演。

做為夾在中美之間的台灣,過去其實都是在中美之間玩平衡遊戲,但是在過去兩年,台灣加入了美國的反中聯盟,可以說是跟中國撕破臉。在這個時期當中,台灣民意也迫使國民黨改變了過去長期的親中政策,開始對中國表現了越來越強硬的態度。但是我們到底能否因此從美國獲得支持,這是台灣必須緊密思考的問題。

別把籌碼全壓川普

台灣目前的言論環境其實相對單一,尤其是許多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對於川普的態度十分友善,對支持拜登的勢力多有微詞。台灣不缺挺川普的聲音,但我們是否也要有個備案,如果拜登贏了,台灣接下來可以怎麼做?

台灣的各主要政黨,其實對這個問題都傾向迴避,這可以理解,畢竟不要被指責是直接選邊,更怕站錯邊,未來會遭到勝選的美國總統孤立。這可是在1948年,蔣介石就曾經押寶共和黨的杜威(Thomas Dewey)身上,沒想到最後選舉是民主黨杜魯門(Harry S. Truman)大勝,讓蔣介石接下來的對美關係陷入極度尷尬的場景。

做好充足兩手準備

雖然如此,台灣還是需要備案。應對假設拜登勝選的可能,他可能採取的對台政策,接下來的軍售跟抗中會否有所改變?畢竟美國是大國,他就像個大象可以肆無忌憚的隨意翻身,但是躺在他身邊的小老弟台灣,可得注意他到底是翻向哪邊,以免被壓在身下。

拜登不是沒有機會勝選,川普當然未必一定敗選。但是只有做好充足的兩手準備,才能在說變就變的美國民意當中保持不敗之身,台灣沒有疏忽的本錢,尤其在這個中美對峙的時代,台灣的判斷只能對,不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