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陳是祈綜合報導】騎自行車不但環保,還能維持社交距離,成為大受歡迎的交通方式。疫情讓騎腳車的人大幅增加,而自行車比汽車環保、比公共運輸安全的特點,讓歐美政府紛紛祭出措施鼓勵民眾繼續騎自行車,如給予購買自行車的補助、增加自行車道等,而自行車企業的股價也因疫情大幅上漲,在一片經濟慘澹中異軍突起。
民眾樂當「二輪」族
【經濟學人】指出,歐美各國的自行車流在疫情期間皆大幅增長。在瑞士,騎自行車的公里數在3月初就比前期飆升了175%;在紐約市,共享自行車的使用率在3月比前年增加了67%。
因為疫情,比起大眾交通,騎自行車被視為安全又健康的選擇,且自行車也有利於環保。大多數的美國州政府允許自行車店在居家令期間持續開放,義大利政府則提供民眾最高500歐元的自行車購買補助。柏林、波哥大(哥倫比亞首都)等城市紛紛進行路平工程,為的是讓自行車行駛更順暢。
米蘭將長達35公里的路改為自行車道,紐約則將160公里的路改為行人與自行車共用車道。在加州的奧克蘭市,為了讓騎自行車更安全,關閉了約119公里的車道。巴黎更為了大量湧現的「二輪族」,準備了650公里的腳踏專用車道。
然而自行車現在大受歡迎,政府也大動作鼓勵,但是到了冬天,自行車族可能會無法忍受冰天雪地和寒冬,轉回自駕車或者大眾交通工具。來自中國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封城令結束後,使用汽車的人比例還是會慢慢回升。
自行車市場看好
自行車大受歡迎,連帶自行車市場前景看好。即使在被稱為「自行車之都」的哥本哈根,當地的自行車店家表示,今年比起前幾年的生意都要忙碌許多。英國最大的自行車零售店股價,在3月短短兩週內從81便士漲到183便士(漲幅約為125%),但同期的FTSE 100指数只上漲15%。
台灣兩大自行車巨頭捷安特與美利達,也受惠於疫情,股價聲勢大漲。據媒體分析,自行車這幾年受到共享單車和電動自行車影響,股價受到衝擊,然而因為疫情反而成為黑馬,在5月18日分別攻上 215元及163.5元,且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的訂單是來自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