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超越政治 印巴破冰共抗蟲害

祝潤霖 2020/05/27 13:44 點閱 3230 次
群居時在高密度環境刺激下,「CYP305M2」基因會讓蝗蟲產生化學毒素,同時身體也會變成黃色,連鳥都不敢吃。(photo by Flickr)
群居時在高密度環境刺激下,「CYP305M2」基因會讓蝗蟲產生化學毒素,同時身體也會變成黃色,連鳥都不敢吃。(photo by Flickr)

【台灣醒報記者祝潤霖綜合報導】為對抗蝗害,印度、巴基斯坦破例決定攜手治災!蝗蟲肆虐,印度受災面積超過5萬公項,以拉賈斯坦、中央和古吉拉特3個邦最嚴重,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信德省和旁遮普省也有38%面積淪陷。向來敵對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了解決蝗害竟破天荒合作,自4月以來,已開過9次視訊會議。

合作抗蝗害

根據《BBC》報導,蝗蟲1天可飛400公里遠,且一小群蝗蟲1天就可吃掉2,500人份的糧食,導致食物價格飆升。數以千萬計的蝗蟲大舉入侵印度西部,超過5萬公頃的土地橫跨十幾個行政區,其鄰國巴基斯坦,2月份宣布全國緊急狀態,稱蝗蟲數量是20多年來最嚴重。

印巴兩國因核武敵對,關係已凍結多年,但官員們卻表示,這並沒有妨礙印度和巴基斯坦合作對抗蝗蟲大遷徙。印度蝗蟲預警組織副主任KL葛加爾說,「我們正在與侵犯邊境的蝗蟲大戰,這是近30年來最大的一次入侵,蝗蟲群數量非常龐大,牠們在繁殖後從邊境跨界遷徙,比我們原本所預期的更提早了1個月。」

這些蝗群於4月30日左右飛越邊界,目前仍活躍在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的5個地區,每1平方公里的蝗群都包含多達4,000萬隻蝗蟲,牠們的移動速度很快。如果不加以控制,沙漠蝗蟲會破壞食物供應並導致飢荒。聯合國農糧組織說,在90個國家中,約有4,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容易受到沙漠蝗蟲的侵襲與威脅。

反沙漠化成遠因

根據《印度快報》報導,印度多年來飽受蝗蟲入侵之苦:1964年至1997年間,記錄了25次蝗災高峰期,英國殖民政府於1939年在現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建立了蝗蟲預警組織,印度則於1946年成立了獨立的監視組織。另一波蝗蟲襲擊也襲擊了東非、非洲人口第2大國衣索匹亞,還有區域經濟強國肯亞和政治不穩定的索馬利亞,都在受災最嚴重的國家範圍中。

曾經分別在2018年襲擊阿曼和葉門的梅庫努和盧班颶風,將大片沙漠變成了湖泊,也促進了蝗蟲的繁殖,一直持續到2019年。從去年11月開始,蝗群對東非農作物的襲擊達到高峰,並從2020年初開始在伊朗南部和巴基斯坦現蹤,而東非地區在3月至4月的大雨則使蝗蟲得以繼續繁殖。

c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