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碳排環境汙染 修復海洋生態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0/04/14 11:51 點閱 2997 次

今年原本是個熱鬧的「超級海洋年」,預定舉行多場與海洋有關的會議和談判,包括第四次公海條約談判、聯合國海洋會議,摩納哥藍海倡議和國際海事組織會議。然而,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這些重要的會議不是被取消就是延期,相當令人遺憾。但也因新冠疫情的發展,使海洋能從人類的各種壓力中得到一些短暫的緩解,而長期的影響還有待繼續觀察。

枯竭魚源重生跡象

數百年來,過度捕撈、汙染和沿海開發,人類的活動嚴重破壞了海洋的生態環境。舉目環顧,農業和塑膠汙染持續進入海洋,海水溫度達到破紀錄的高值,許多海域進行的破壞性捕撈,耗竭了至少三分之一的魚類資源,世界海洋的未來看起來十分嚴峻。

然而就在黑暗中仍有然可看到一線曙光。本月上旬在國際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探討了海洋的九項指標,包含鹽沼、紅樹林、海草、珊瑚礁、海帶、牡蠣礁、漁業、大型動物和深海區,觀察出扭轉海洋生態衰退的許多成功案例。例如,全球《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1982年啟動的暫停商業捕鯨活動,確實減少了對瀕危物種的捕獵,並保護了這些物種賴以生存的關鍵棲息地;加上採用適當的管理技術,枯竭的魚類數量有了反彈的跡象。

在1990年初期,海洋保護區的課題是很冷門的領域,但現在已是國際最受重視的熱門議題,許多國家紛紛加入全球海洋保護區的設立計畫,保護區面積從2000年的0.9%快速上升到現在的7.4%。這個趨勢明確指出,儘管當前的保育成果仍有區域的侷限性,卻能看出海洋展現了強韌的生命復原力。

「生物幫浦」碳循環

另一方面,每年在北半球的春季,海洋表面都會大量繁殖浮游植物,這些單細胞生物藉由光合作用將陽光轉化為能量,消耗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當浮游植物死亡時,富含碳的殘骸會沉入更深的海洋裡,或埋藏到沉積物中;這個過程就是組成全球「生物幫浦」的碳循環,也是重要的吸碳機制。

因為浮遊植物吸收碳的能力取決於能夠穿透海洋表層的陽光量,而光合作用的陽光穿透的深度在整個海洋中有相當大的地理差異,非常不易探討。本月初發表的另一項研究卻指出,經由更完整的陽光照射深度評估,發現每年可以被海洋吸收的碳匯大約是科學界先前估計的兩倍,顯示海洋的潛能比當初的想像更強大。

海洋生態永續發展

由這兩個新的研究結果看出,儘管面臨眾多壓力,海洋仍然具有令人難以想像的彈性,令人十分鼓舞。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能夠正面迎接挑戰,持續減少導致氣候極端變化的碳排放,採取適當措施保護脆弱的海洋物種和環境,減輕對海洋的影響和壓力,重建受損的生態系統,整個海洋環境可以在本世紀中期恢復榮景;換句話說,修復海洋生態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

恢復海洋的生態健康當然絕非易事,需要穩定的政府政策、大量的財政投資,以及科技不斷進步的支持。這是人類實現海洋永續發展的巨大的挑戰,也是我國甫成立2年的海洋委員會絕不可忽視的重要施政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