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疫情對高等教育的衝擊(20200413晨間會議記錄)

醒報編輯部 2020/04/13 16:26 點閱 4621 次

2020晨間會議紀錄
主席:社長
紀錄:陳是祈

每日新聞話題:

祐任:
1.越南鄉民自傲「防疫比台灣更好」 原因曝光引網論戰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45466
回應:越南確診數一直是很緩慢的上升,而且至今維持零死亡,看似難以置信,外電也很少報導。未來可關注西貢解放日報等消息來源,或是訪問越南人。

2.中國航母「遼寧號」 率6艘軍艦進入太平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74193
回應:中國趁美軍航空母艦染疫出航,加上近來口罩外交的動作頻頻,取代美國地位的企圖不言而喻,美國會怎麼回應,以及後續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凱文:
1.國圖自修室遭投訴 人潮滿座恐成防疫破口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74216
回應:新北市祭出最重停止招生的措施,頗有超前部署感,政府是否有在收集各首長採取的相關措施,以便日後需統一因應時不會亂無章法?

2.星國粉專轟「台劫持口罩」! 新加坡網:不能相信台灣
https://news.ebc.net.tw/news/world/205926
回應:簡單的口罩供給事件卻因上位者的一時情緒而變成政治問題,領導人都可引以為戒。
社長:可以去外交部詢問一下,第一,台灣跟新加坡到底是不是事先有溝通好?第二,新加坡的態度到底是如何?究竟有沒有正面回應?這個必須要對人民有所交代,否則會對人民的感情恐有所傷害。

翔禾:
1.培訓教數位行銷 旅行社:資深員工連電腦都不太會用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486818?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回應:目前的紓困方案開始進入實務執行的階段,可以觀察使用者經驗與反應。勞動部也會是接下來的觀察重點之一,之後可以在立委質詢中關心。

2.英相強生已出院 不會立刻復工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4/4486755?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回應:這目前來說也是好消息,不過新冠肺炎的捉摸不定也會令人恐懼,未來也可以觀察。另外,如果代理首相有特殊的政策也可以寫報導。

潤霖:
案379女公關匡列接觸人數 升至118人
https://tw.news.yahoo.com/%E6%A1%88379%E5%A5%B3%E5%85%AC%E9%97%9C%E5%8C%A1%E5%88%97%E6%8E%A5%E8%A7%B8%E4%BA%BA%E6%95%B8-%E5%8D%87%E8%87%B3118%E4%BA%BA-084901871.html
回應:覺得蠻有趣的,為了防疫,現在人民出入境的自由都沒有了,但酒店消費者一句難言之隱或家庭革命,疾管中心就要幫忙隱瞞足跡?其中的輕重緩急值得討論。
社長:大家要有一個觀念,做好防務措施不被病毒傳染是自己的責任。一開始不知者無罪,但往後明知故犯,不保持距離、不好好戴口罩,都應該被譴責,大家也可以注意一下是否有這種批判聲浪?

2.美中專家研究:新冠肺炎病毒會攻擊人體免疫系統
https://tw.news.yahoo.com/%E7%BE%8E%E4%B8%AD%E5%B0%88%E5%AE%B6%E7%A0%94%E7%A9%B6%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7%97%85%E6%AF%92%E6%9C%83%E6%94%BB%E6%93%8A%E4%BA%BA%E9%AB%94%E5%85%8D%E7%96%AB%E7%B3%BB%E7%B5%B1-114356778.html
回應:新冠肺炎不只致命,還讓人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染病的人不能樂觀覺得活命就是萬幸,如果半數的肺功能遭到破壞,甚至免疫系統受損,剩餘的人生也不好活。

是祈:
1.劍橋大學研究追溯新冠病毒突變軌跡,「A、B、C」3型各有地盤,但病毒「發源地」仍然無解
https://www.storm.mg/article/2510382
回應:現在關於病毒來源的研究,可能已經不只是單純醫學研究的範疇,大概會變成政治口水戰的一環吧。

2.日本唯一淨土 岩手縣陸客少可能是原因
https://www.facebook.com/cnanewstaiwan/
回應:不只是陸客,普遍觀光客不多的地方(尤其是國際觀光客)疫情都會比較趨緩。然而也有人擔心,會有首都圈的人將病毒帶來,而且岩手跟其他日本地方一樣,存在高齡化問題,所以仍舊不能掉以輕心。

今日外電題材:
1.義大利命令或就難民上別的船隔離 (翔禾)
2.川普想要5/1復工 但是還是沒有明確計畫 (翔禾)
3.周六夜現場採用視訊會議,湯姆漢克斯遠端在家裡廚房主持(潤霖)
4.上班時間大眾運輸人潮不減 安倍要求通勤者減少7成 (凱文)
5.疫情讓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暴露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風險中 (祐任)
6.疫情改變了人們的飲食習慣(本來被認為是垃圾食物的通心粉現在賣超好)(是祈)
7.日本的吉祥物文化,甚至防疫都有專屬吉祥物(是祈)

讀報心得:

2版
霖:滿滿的口罩議題報導,焦點集中。
任:口罩議題的報導層面很廣,從口罩數量、兒童口罩的尺寸和顏色都有,政府仍未給出明確的回答,很值得追蹤。
3版
文:宏觀經濟下受正反面影響的兩報導頗有對比感。
4版
文:家暴對至親絕對是種重創,報導有助提升意識。
5版
任:做口罩用3D列印和披薩烤爐的題材新鮮,不知道有沒有國家建議人民重複使用。
維:用PIZZA烤爐和3D列印製作口罩題材有趣,民間的創意無限。
8版
文:B面第五首觀點很有韻味,藝術家惡搞畫作照片很有趣。
霖:B面第五首歌勾起懷舊韻味,是音樂專門鑑賞家會注意到的角落。
霖:模仿世界名畫的幽默感,給現在疏離的世界注入了一點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