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

醒報編輯部 2020/03/23 08:00 點閱 6055 次

我們的行為從何而來?神經科學家與靈長類動物學家薩波斯基,穿梭在數種學科之間,揭露我們的一舉一動背後的故事。從不同角度剖析人類行為,涵蓋從基本生物學到內分泌,到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演化理論等等的每一件事。

我們的大腦會快速把人分成我群和他群,而且這種分類往往基於微小的差異、隨機的標準,這種歷程會自動化發生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之後再透過認知來合理化。而這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讓我們分為我群之人做出最好的行為,卻對被分為他群的人做出糟糕的行為。

人類歷史上的戰爭、大屠殺與迫害等等,幾乎都源自於此。然而,這種區分異己的心理要如何治癒呢?生物學可以給我們什麼解方呢?作者告訴我們,儘管人類彼此傷害的行為普世皆然,但也非無可避免,透過大腦科學提供的洞見,我們可以避免讓傷害再次發生。

服從從眾雙面價值

服從和從眾密切地交織在一起,前者附和權威,後者附和群體。對我們來說,重點在與共通性。此外,這兩者的相反──不服從和不從眾──也交織在一起,而且其範圍可以從標新立異的獨立性,到有意和被決定的反從眾。

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價值中立的字眼。從眾可以很棒──如果一個文化中的所有人都同意上下搖動你的頭代表「是」或「否」,對眾人大有幫助。就群眾的智慧所帶來的好處而言,從眾是必要且令人安適的。但從眾也是駭人的──加入霸凌、壓迫、殺戮的行列,只因眾人使然,就使用暴力並無視個人道德原則。

服從的價值也是把雙面刃。所有人都停在寫了「停」的標誌前,到我的小孩在我和太太說「該睡覺囉」時乖乖聽話,服從顯然是有益處的。而有害的服從就藏在「只是服從命令」之下──從踢正步到瓊斯鎮那些可憐的人遵從命令殺了自己的小孩都是。

動物行為的根源

從眾和服從都出現在人類以外的物種及年紀很小的人類身上,可以證明這兩者有很深的根源。動物的從眾有一絲我們熟悉的人類色彩。譬如,一隻黑猩猩看到另外3隻黑猩猩都做出同一個動作,會比牠看到另一隻黑猩猩重複一個動作3次,更可能模仿這個動作。

此外,從眾和社會傳染、情緒感染相關。一隻靈長類動物會針對某個個體很有攻擊性,只因為其他同類也都這麼做。這種感染性甚至運作在群體之間。譬如,如果聽到隔壁群體傳來攻擊的聲音,狨猴群體內更可能出現攻擊行為。其他靈長類動物甚至在打呵欠時會社會傳染。

黑猩猩的謎題箱

法蘭斯.德瓦爾優美的黑猩猩研究,更清楚地呈現出動物的從眾行為。研究人員找出群體中的雌性首領,展示怎麼打開裝了食物的謎題箱。當雌性首領學會打開的方法,黑猩猩們就可以看到雌性首領趾高氣昂地帶著謎題箱裡的食物。最後,當所有黑猩猩都可以靠近謎題箱時,牠們馬上做出首領曾展現出來的技術。

所以,從這個很酷的例子已經可以看到文化訊息的散播。但是,竟然還有更有趣的事情發生在後面。群體中的一隻黑猩猩不禁意跌跌撞撞用上了另一種方法──然後又放棄,回去用原本「正常」的方式,只因為其他同伴都這麼做。

歸屬帶來安全感

上一個研究令人想問,在這些情況下,大腦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社會認同理論」認為,人類在乎自己是否被認同,對於「自己是誰」的概念更深受社會脈絡所塑造。由此看來,儘管從眾與服從與避免懲罰相關,但同樣地,與融入群體的好處有關。

當我們模仿別人的舉動,中腦邊緣的多巴胺系統就會活化。當我們在一項作業中選錯答案,但我們的決定和整個群體一致,那麼多巴胺下降的程度會比我們獨自做出錯誤的決定來得更低。

腦刺激導致行為更正

當參與測驗的受測者回答某個問題,發現自己與別人的答案不同,而研究人員允許更改答案時,研究顯示,「與他人答案不同」會活化杏仁核和腦島皮質。活化程度越高,改變心意的可能性越高,同時也越堅持改變後的答案。

當你得知其他人都不同意你,大腦中負責管理情緒區域的腹內側前額葉、前扣帶迴皮質和伏隔核也會活化。這會促使一個人修正與期待不符的行為,大腦會告訴自己,你不只是和大家不一樣,你根本就錯了。不一樣=錯誤。這個迴路活化越強,改變答案、選擇從眾的機率就越高。

從眾心理會修改記憶

回到那兩種相反的從眾形式。第一種是「你知道嗎?如果大家都說他們看到B,我想我看到的也是B,管他的」和「我仔細想了想,我看到的其實不是A,我想我看到了B,我很肯定。」後者和海馬迴活化相連結,而海馬迴是學習和記憶的關鍵腦區──你在修改答案時,也真的修改了自己的記憶。

驚人的是,在另一項研究中,這個從眾歷程也和枕葉皮質活化相關,而枕葉是處理視覺的主要腦區。大腦中的額葉和邊緣系統在說服枕葉,要它相信自己看到了與實際所見不同的東西。於是,贏家才能寫下歷史,然後眾人最好也跟著改寫自己手上的歷史書。

錯誤的1條線

所羅門.阿希的從眾實驗和史丹利.米爾格蘭的電擊服從研究,是心理史上有兩個最有影響力又極富爭議的研究。阿希的研究中,參與者在實驗開始時拿到一組卡片,其中一張卡片上有1條線,另一張卡片上則有3條長短不一的線,參與者必須答出3條線當中和另一張卡片等長的線。當參與者獨自坐在一個房間裡回答時,累積下來只有1%的錯誤率。

同時,另一個測驗房間內,除了受測者還有另外7個人,每個人必須輪流說出自己的答案。而其他7人受雇於這個研究。參與者「剛好」排在最後一個回答,前面七個人都一致選了明顯錯誤的答案。令人意外地,有3分之1的的受測者同意了錯誤的答案。不管原因是他真的改變心意,或只是決定附和大家,都驚人地呈現出從眾的現象。

米爾格蘭的電擊實驗

在米爾格蘭的服從實驗中,兩位參與者被隨機分配為「老師」和「學生」,雙方聽得到但看不到對方,老師身旁有一位科學家監看整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老師複誦一組單字,學生必須記住。接著,老師會測試學生對單字配對的記憶。每當學生犯錯,老師就要電擊對方;每多錯一次,電擊增強一些,直到足以威脅生命的四百五十伏特。

研究開始時,老師先接受最輕懲罰等級的電擊,實際感到疼痛以證實電擊是真的。然而實際上,學生沒有遭電擊懲罰──「學生」其實受雇於研究者。當虛構的電擊強度提高,學習者會痛苦大叫,並哀求老師停下來。

過半執行致命電擊

聽到學習者高聲喊痛,老師通常會開始猶豫,此時,旁邊那位科學家會命令他們提高電擊強度:「請繼續。」「請你繼續,實驗才能完成。」「你絕對必須繼續下去。」「你沒有其他選擇,你一定要繼續。」而且,科學家還向他們保證,他們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學習者都已經知道實驗的風險了。

實驗結果中,多數參與者會遵從命令,反覆電擊學習者。過程中,老師們通常試圖停止實驗,會跟科學家爭論,甚至煩亂到哭泣,但最終還是選擇順從。非常恐怖地,在最後的研究數據中顯示,有65%執行了虛構的四百五十伏特致命電擊。

《行為: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簡介
作者: 羅伯.薩波斯基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