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中國、歐美防疫戰略不同調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0/03/16 18:54 點閱 2509 次

新冠肺炎在世界各地快速擴散,但中國每日的確診案例數在下降,對比於中國的抗疫策略,英國則是採取不檢測、輕症不治療、不停課的放任策略,這個戰略的意旨在希望讓全體國民盡快「群體免疫」,但前提就是致死率維持大約1%,同時70歲以上老人盡量不要外出,如此越多人能得病自癒,自然群體抗體就越多。

維持城中醫療能量

中國的圍城的基本邏輯就是,把肺炎控制在圍城的範圍內,維持圍城中的醫療能量,但是一旦超越城中的醫療能量,那就只能無奈放棄。

舉例來講,封閉的湖北省內,假設有20間醫院。由於疾病快速傳染,所以城市內的得病人口快速增加,很快這20間醫院就已經不敷承受,醫療人員也遭到傳染,必須接受治療或隔離。

中國的戰略就是,派出全國各地跟軍方的醫療團隊進駐到圍城當中,保持這20間醫院的醫療能量,讓這20間醫院能夠持續治療病患,不致停擺。可是一旦超過這20間醫院的範圍之外,這樣的病人就可能只能用自體免疫力硬撐了,但是至少得病的人不會再往外擴散,就是由圍城中的醫療力量去慢慢消化這些病患。

中國人多好辦事

這樣的戰略就是保證維持原有的治療能量。要執行這樣的戰略,中國花了相當大的力量來調集全國的醫療物資跟醫療團隊,中間也有不少讓人詬病的問題,例如紅十字會對募集物資的亂分配。

但人多就是好辦事,各省抽調的醫療力量的確源源不斷的進入湖北,中國也軟硬兼施的補充醫療人員,包括要求共產黨籍的醫療人員必須優先,同時讓軍方直接接管醫院管理,讓圍城中的醫療持續運作。光是醫療人員輪調的問題就不容易,中國等於是用其它33個省級單位的醫療力量,來支援湖北一個省市。

數位化人員管理

同時在人員管理上,中國很早就已經進入了手機付帳跟身分認證的接段,因此可以保證隨時用掃碼的方式辨識跟管理民眾的進出,在中國人人都有微信跟支付寶,這幾乎是中國獨有的現象,要是沒有這樣的消費習慣跟對應的程式,各國要像中國這樣管理人口流動,根本是不可能。

這場疾病的確是讓人措手不及,但是與其認定其它國家的方法最好,不如還是找出自己適合的應對之道,才能真正克服這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