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過度美化的線上教學

陶以哲 2020/03/12 16:47 點閱 2907 次
線上教學雖方便,卻也伴隨許多不便。(photo from中央社)
線上教學雖方便,卻也伴隨許多不便。(photo from中央社)

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燒,教育部日前攜手民間單位,整合線上教學資源與方法,因應本國中小學若因師生確診停課,學校相關線上教學啟動或補課措施。

其中,無界塾塾長台大教授葉丙成出席教育部一場記者會,媒體報導其一對多雙向視訊教學模式,可有效取代實體上課效果,連體育課、藝術課等都適用。對照過去科研成果,筆者以為,葉教授宣稱與媒體報導內容,恐有誤導大眾之疑慮。

當今線上教學特色在視、聽覺訊息能事前設計與控制,可做到雙向、一對多點等即時互動;但,在許多技能性學習科目仍有其限制。長期國內外運動技能學習(motor skill learning)科研成果即顯示: 體育課程在認知層面(知識性文圖影像等)、特定課程內容(如個人基礎體適能網站)、自我調整練習策略學習目標(即學生擁有更多自主、決策權),線上教學確實帶來不錯學習成效。

然而,更多的科學證據顯示體育課無法被線上課程取代。體育課有其身體實作/器具場地學習需求特性,在身體移動與環境空間性特性、複雜運動身心智競爭合作層面,比方說球場上多自由度身體/空間/時宜移動(如三人協同作出排球低手、舉球、扣球進攻動作)、水上活動(如救生技術)、或開放性運動技術練習(籃球區域聯防)等,建立在實際現場空間/身作實踐經驗上。

進一步而言,專家(體育教師/運動教練)訊息回饋質量頻率,包括社會互動特性部份,線上科技同樣作不來,如教學實際引導的肌肉骨骼神經等觸、動覺(如自由式划手抓推水、羽球持拍導引揮動、棒球變化球手感等),教師回饋對學生初期自我動作偵錯與修正扮演必要角色。

此外,分組學習下現場人員知感性互動,如體育課運動團隊競爭與合作,種種實地運動場上的身體互動、用心使力燒腦流汗、以期共學共動共好,即便線上教學有即時互動,也無法複製此層面獨特實地體育學習。

本文並非貶低線上教學之功效;不同科目之線上教學當然帶來一定學習協助,如前所述優點包括學生主動權、可重複預複習、或高端感官設計甚至補足學習想像(如火山、宇宙等虛擬實境課程)。惟疫情當下,見相關單位或專家學者一昧誇大線上學習效果,可取代實體教學等,恐已誤導了社會大眾認知;特提出觀點拙見,望可多方切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