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選手的辛酸 多數收入不穩定

宋秉謙 2020/02/25 15:50 點閱 7856 次
奧運雖然商機無限、上場的運動員身價不菲,但其實光鮮亮麗的背後充斥著「一將功成萬古枯的悲涼」,多數無力打上奧運的運動員都難以翻身。(photo by Wikimedia)
奧運雖然商機無限、上場的運動員身價不菲,但其實光鮮亮麗的背後充斥著「一將功成萬古枯的悲涼」,多數無力打上奧運的運動員都難以翻身。(photo by Wikimedia)

【台灣醒報記者宋秉謙綜合報導】奧運運動員光鮮亮麗的背後其實是無盡的辛酸!日前外媒調查近500名菁英運動員發現,有近6成的選手財務狀況不算穩定,多數選手表示,長期備賽的訓練費用都沒有補助,加上奧運規則第40條,選手不能以奧運做為自我品牌宣傳的工具,多數選手在退役後的工作與收入都未獲得保障,這也加深選手得靠著在大舞台一次致勝,才能從貧窮脫身。

訓練開銷沒有補助

根據《體育查詢網》報導,他們採訪來自48個國家的481名菁英運動員,其中有多數都正在備戰東京奧運,在採訪中也發現有近6成的選手都認為自身財務狀態不佳,並表示他們未從國際奧會與其它運動協會獲得經濟補助,只能仰賴各國自主撥出的預算。對於國際奧會該不該付錢給運動員,57%的選手都認為需要。

前期培訓的資金不足,導致不少潛力選手無力繼續訓練的消息比比皆是,等同選手得仰賴大型比賽(可能是單項協會的洲際性賽事,例如世界田徑大賽等)拿獎金,維持訓練開銷,最後才能在奧運大舞台一搏奪牌機會。

奧運規定斷財路

外媒指出,奧運與這些世界各體育協會舉辦比賽與商業聯盟不一樣,例如奧運第40條規則之3,限制選手在參加奧運前後,不得與自己的贊助商進行商業合作,這規則旨在保護奧運的盈利排他性,意即奧運不願意選手私自用奧運宣傳賺錢,要賺商業錢只能跟著奧運營銷計畫。雖然近年來規則有所放鬆,部分個人運動員能與贊助商一起與奧運合作營銷,但多半都是知名度較高的運動員。

此外,比奧運第40條更嚴重、導致運動員財務不穩定的原因是選手的風險與退役後,運動員生涯十分短暫,一旦遇到傷病打擊,或是提早退役後,收入都不保障。而且唯有參加奧運的運動員能獲得應有的待遇,多數未能參與奧運的專業運動員幾乎沒有發聲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