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祐任台北報導】在新冠肺炎疫苗還沒問世之前,民眾「非藥物的防疫」包含使用口罩、手部衛生、環境消毒等都至關重要!台大公衛學院24日召開記者會,提醒民眾務必了解到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飛沫和接觸傳染),以及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數日),才能真正落實勤洗手與「有乾咳的人戴口罩」等正確的防疫措施。
病毒恐存活數日
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指出,在疫苗或抗病毒藥還沒問世之前,「非藥物的防疫」是至關重要的。台大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張靜文提到,非藥物的防疫必須從「病毒來源」和「傳播途徑」兩方面著手,針對病毒來源的感染者,盡力控制感染人數是當務之急,手段包括境外阻絕、快速篩檢、隔離等。
張靜文指出,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以飛沫和接觸傳染為主,但目前尚未對出現病毒在環境中存活的研究,只能參考SARS或MERS的存活時間,恐高達「數日」之久(視環境的溫溼度)。張靜文強調,飛沫不僅可能存在於病患手部,也可能在乾燥後以飛沫核(約1至5微米)的型態懸浮於空氣中。
加強民眾洗手意識
「使用口罩、手部衛生、環境消毒三者缺一不可。」張靜文表示。對於前陣子口罩之亂,台大公衛副教授黃俊豪強調,(外科)口罩具有「利他性」,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必須戴口罩,至於健康的人除非在醫院或密閉空間,否則沒有必要配戴,民眾一旦理解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就無需恐慌。
即使政府不斷宣導勤洗手,但民眾是否真正落實?從行為科學的角度來看,黃俊豪指出,問題在於是否能夠增加民眾的自覺利益,以及減少洗手的自覺障礙等等。第一,加強衛教宣導,讓民眾認知到洗手與預防接觸傳染之間的關聯(病毒可在環境中存活數日)。第二,可增設公共區域手部酒精消毒噴霧,或鼓勵民眾隨身攜帶乾洗手,讓民眾洗手更容易。
第三,當民眾過度恐慌時,可能增加無助感,反而會降低防疫行為,因此,黃俊豪建議,媒體在報導疫情「應持平並避免高估」。第四,以民眾較為熟悉的過往疫情(例如SARS)當作經驗參考點,可提升民眾對於新冠肺炎的現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