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學歷至上 專家:找到興趣才重要

林祐任 2020/02/19 16:05 點閱 22889 次
葉丙成表示,台灣學用落差問題嚴重,歸根究柢是因為教育產生一群無動力的世代。(Photo by 林祐任/台灣醒報)
葉丙成表示,台灣學用落差問題嚴重,歸根究柢是因為教育產生一群無動力的世代。(Photo by 林祐任/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祐任台北報導】「未來學歷並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台大教授葉丙成在19日的108課綱生涯探索座談會中提到,108課綱不以成績為唯一衡量標準,對於95%的非學術性向學生可說是一大福音。高中老師黃益中則直言,台灣太多媽寶型學生,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去探索。

學歷跟不上變化

「台灣人才短缺和學用落差問題嚴重,歸根究柢是因為教育產生一群無動力的世代。」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提到,每年都有一堆學生向他哭訴「後悔念這個科系」,不少人不僅轉系轉不出去,又沒有勇氣重考,只能在學校得過且過。

對於台灣社會以學歷至上,葉丙成提到現在已有許多新創公司不看學歷,2013年牛津大學一篇論文指出:「未來20年有47%的工作將消失!」葉丙成提醒,在沒有所謂穩定工作的時代,知道自己要什麼以及適應各種變化,「特質能力」才是比學歷更需要培養的東西。

找到方向才重要

葉丙成表示,108課綱最重要的是翻轉成功的定義:「找到自己人生方向就算是成功」,過去以考上名校為成功的唯一標準,但這只適合5%學術性向會考試的學生。他強調,由於台灣少子化愈來愈嚴重,任何一個學生都不該放棄。

針對108課綱引發的爭議,葉丙成和北科大教務長楊士萱都指出,社會上仍有許多聲音認為「考試是最公平的」。葉丙成表示,無所謂絕對的公平,每個科系找的人才都不一樣,好比在找工作時,市場會各取所需。楊士萱指出,學習歷程檔案看的是學生是否對這個領域真的有興趣,即使考試成績不理想也無妨,可幫助到95%非學術性向的學生。

葉丙成也提到,108課綱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和老師及家長溝通,但卻漏了學生,導致有學生覺得自己是白老鼠,「被逼著去探索自己的興趣不叫探索,而是應付」,第一步是改變學生的價值觀,找到自己方向才是最重要的事。

媽寶型學生

大直高中公民老師黃益中則從第一線的教學現場提出建言:「家長對孩子不要介入太多」,他看過不少學生因對上學提不起興致,家長竟然央求老師打電話叫學生起床。葉丙成提到,他曾聽過某醫學系的新生家長居然成立Line群組,蒐集學校課程的資訊,以幫助孩子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