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不久,2020大選就要開始投票了,各候選人、各政黨乃至於各陣營的鐵粉和廣大的選民,歷經數月動員、甚至備戰經年的結果,很快就要揭曉了,許多人不免都陷入了緊張。
藍綠都打恐懼牌
雖然台灣每次大選的競爭都很激烈,不過,相較於前面的幾次總統大選,這次整體的社會氣氛顯得特別緊繃,在外部環境上,從去年6月香港反送中動盪以來,台灣不但高度關注香港情勢的發展,執政的民進黨所鼓吹的「亡國感」也在青年族群中發酵,引發相當強烈的危機意識。
而國民黨的韓陣營則大打綠色恐怖與「戒嚴2.0」,訴求選民心中對台灣社會可能失去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的擔憂和憤怒。
可以說,藍綠都打恐懼牌,希望透過激發人民把心中害怕的情緒─無論害怕的是台灣被外部勢力、即中共給併吞了,或是害怕內部勢力、即擁有權力的人會「沒收」台灣的法治與自由─轉化為出門投票的動力。投票率越高,彰顯民意的正當性與能量就越高。因此,選前各政黨密集推出的廣告邦是在呼籲0111「回家投票!」
世代對立嚴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次2020大選,恐怕也是歷來世代爭執甚至對立最明顯、最嚴重的一次。已經有不少親子間因政治立場與投票意向不同而彼此反目的新聞報導,有年輕人說因為不想被父母一直叨念、洗腦,竟在選前憤而離家出走;還有家長表示,只要孩子在家就不敢收看某新聞台,因為怕被罵。
如果選前就有麼激烈的「家庭戰爭」,那選後要怎麼辦呢?畢竟投票結果出來後,總是一定有輸有贏,如果所支持的人落選了,或是所支持的政黨選的不夠理想,那社會對立或是家庭戰爭,豈不更為嚴重、社會氣氛豈不會變得更加對立與肅殺?無論輸贏,各政黨與政治人物一定要做好紓導支持者情緒的工作,勝者低調、敗者冷靜,別讓台灣社會因為選舉而分裂。
政治性語言聽聽就好
從1996年第一次全民直選總統以來,台灣的直接民主已進行了二十多年,其間無論各政黨如何恐嚇與驚嚇民眾,誠如總統蔡英文所說的,「中華民國一直都在」,也誠如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所說的,「台灣並沒有被賣掉」。許多政治性語言只是為了催化選票因而語不驚人死不休,實在不值得大家如此擔心吊膽、甚至於互相指控。
無論誰當選總統,都必須遵循《憲法》治理國家,朝野間存在著一定的制衡作用,大家應對台灣民主的機制和運作,應該要擁有足夠的信心,並保持理性。
嚴防選舉奧步
選務單位和政府機構,要確保整個投開票的過程合法、公平。台灣已歷經多次選舉,所有人民都會睜大雙眼、全神貫注關注投開票的過程,如果有選舉奧步,無論是消息面還是技術面,可以操作的空間其實極為有限,且反而會造成非常大的後座力,奉勸各大陣營不必心存僥倖。
身為選民,我們的責任是盡自己的義務去投票,衝高投票率不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所支持的政黨或候選人,有更大的勝算,也讓台灣的民主再次寫下成熟、動人的篇章。1月11日,讓我們一起投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