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態環境殺手 微塑膠充斥生活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0/01/01 12:46 點閱 2655 次

在19世紀中期發明的塑膠,經過不斷地改良至今,具備美觀、耐用、輕巧、廉價的特性,成為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微塑膠沉降地面

上個月底,國際環境期刊報導,在英國倫敦、德國漢堡、法國巴黎、中國大陸東莞這四個城市中,都清楚觀測到「微塑膠」顆粒如下雨般的沉降到地面,其中以倫敦的狀況最為嚴重,微塑膠的沉積速率竟然是中國東莞的20倍。這份研究指出了在享受塑膠的便利時,我們也正面對一個日趨緊迫的全球性環境難題。

每年有上千萬噸的塑膠被棄置到環境中,經過陽光高溫曝曬、生物降解或浸於水中而分解為無數的碎片成為微塑膠。這些尺寸在5公厘以下的塑膠微粒,可以經由大氣流動、降水沉降及洋流傳輸的途徑散佈到全球,從極區到熱帶高山,甚至海洋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都可見到微塑膠的蹤跡,最近中國大陸南極考察隊也報導在遙遠南極海水的樣本中發現了微塑膠。

在2017年的調查報導指出,全球10多國的自來水樣品中,有83%檢測出微塑膠;而在十餘種品牌的瓶裝水裡,更高達93%含有微塑膠。甚至在我們日常食用的鹽巴、蜂蜜、飲料裡,都相繼檢驗出了微塑膠纖維;微塑膠汙染規模正在我們的生活領域逐漸擴張範圍。

恐危害健康

環保署曾在2018年9月針對臺灣的海水、自來水、海灘、貝類等樣本進行微塑膠含量的初步調查,結果大部分的樣品中都含有微塑膠。值得注意的是,同一處採集的養殖貝類含有的微塑膠都比野外自然生長的低,推測養殖貝類因為定期採收,接觸水體的時間較短所致。因此,存活越久的海產,微塑膠含量就會越高,這是不幸的警訊。

海洋微塑膠的汙染已經廣受國際社會的關注。由於微塑膠體積太小,很容易被生物快速攝取,再經過食物鏈的連鎖效應,最終回到人類的身體裡。先前研究就指出,平均每人每年至少將5萬個微塑膠吞下我們的肚腹。然而,這些微塑膠進入我們身體後,會有怎樣的健康風險與安全容許標準,目前都還沒有具體的評估結果。

聯合國2017年的《魚類及水產品中微塑膠》報告,初步評估海鮮含有的微塑膠對於人體健康的風險不大,由於海產食物營養價值高,也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仍建議攝食海產食物。換句話說,健康的風險還是要自己承擔。

全面性影響

微塑膠本身含有也會吸附有毒的化學物質及病原體,如今廣泛散佈在空氣中,是新型態的大氣汙染物,未來應該將微塑膠項目納入空氣汙染物監測計畫中。此外,存在水體的微塑膠會降低了藻類的生長和光合作用的效率,進而降低浮游生物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能力。塑膠的生產過程會排放可觀的溫室氣體,整個行業一年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相當於一個俄羅斯國家的總量,不可忽視。

從節能減碳、環境保育及健康風險的層面來看,減少塑膠消費,從源頭嚴格管制塑膠的生產,加強回收再利用,都是我們政府相關單位要努力推動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