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曾經有一位美國賓州大學經濟系教授說,「汽車是人類最愚蠢的發明。」此語一出,在當時引發不少的爭議,現在想想,似乎很有道理。
汽車消耗太多資源
他認為,人類為了自身的方便,發明汽車,但一輛汽車的製造,要耗費多少地球資源,製造多少垃圾?汽車使用汽油,造成多少空氣污染,傷害大自然環境及生物(包括人類自己)的健康,還要使用柏油或水泥鋪路,便於汽車行駛,又破壞大自然環境及美景,造成地球暖化的問題。
台灣近年來努力推動軌道運輸,是值得肯定的。試想大台北地區如果現在沒有捷運,居民的生活品質會是什麼様的情境,交通品質會有多麼糟糕?如果沒有桃園機場捷運,高速公路的運輸會有多忙碌?如果再沒有高鐵、台鐵,台灣全境的交通運輸,那更不堪想像。軌道交通的價值,不難理解。
邁向智慧交通
交通部最近大力倡導「科技交通」、「智慧交通」、「智慧運輸」,並於12月初,首次舉辦全國交通科技產業會議,希望借重科技技術,運用智慧化來改善交通,我們舉雙手贊成,尤其期望政府不要再盲目造橋鋪路蓋房舍,製造更多的水泥森林或柏油道路,對大自然環境的破壞,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
台灣即將進入5G時代,頻寬或傳輸速度都大幅增加,物聯網加上大數據、區塊鏈、AI的運用,應該可以使交通運輸有不一様的思考模式。
優化現有交通系統
台灣現在實在不需要再建設鐵、公路系統,政府現在重要的議題是如何整合優化台灣現有鐵、公路系統的運用,慎重考慮優化大眾化運輸,大量減少私家轎車或機車的使用,避免浪費地球資源或破壞大自然環境。
其實現在的道路監控系統已經非常發達,政府很容易透過大數據分析,了解人民交通工具使用的需求,再善加利用大眾運輸系統,靈活調度公用交通工具,減少人民私人汽機車使用的需求,甚或誘導向自駕及電動向公眾運輸系統發展,減少個人化汽機車的使用,對台灣經濟、交通、環保,都是大功一件。
開創未來新思維
歐美國家現在很多大樓的新建,已經不提供停車位,目的就是希望住戶儘可能使用大眾運輸系統,不要再家家戸戶都擁有私人汽機車,破壞大自然環境,製造汙染。
期待交通部的全國交通科技產業會議,能夠運用人類新創科技,帶來不一様的思惟,開創台灣未來不一様的大眾運輸新模式,而不要再忙於在各地造橋鋪路的破壞環境,製造汚染的舊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