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經過研究後,發現癡笑性癲癇為癲癇的一種,可能為下視丘錯構瘤所導致。(photo by Basile Morin, License: CC BY-SA 4.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deed.en], from: https://fr.m.wikipedia.org/wiki/Fichier:Laughing_woman.jpg)(當事人與疾病無關)](/system/assets/images/000/054/688/big/%E7%A0%94%E7%A9%B6%E4%BA%BA%E5%93%A1%E7%B6%93%E9%81%8E%E7%A0%94%E7%A9%B6%E5%BE%8C%EF%BC%8C%E7%99%BC%E7%8F%BE%E7%99%A1%E7%AC%91%E6%80%A7%E7%99%B2%E7%99%87%E7%82%BA%E7%99%B2%E7%99%87%E7%9A%84%E4%B8%80%E7%A8%AE%EF%BC%8C%E5%8F%AF%E8%83%BD%E7%82%BA%E4%B8%8B%E8%A6%96%E4%B8%98%E9%8C%AF%E6%A7%8B%E7%98%A4%E6%89%80%E5%B0%8E%E8%87%B4%E3%80%82%28photo_by_Wikipedia%29.jpg?1577346694)
【台灣醒報記者許雅筑綜合報導】癡笑性癲癇會讓病患無法控制自己地發笑,電影「小丑」中的主角患的可能就是此種疾病。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約翰‧A.伯恩斯醫學院近期接觸到一位癡笑性癲癇患者,他已飽受癡笑性癲癇困擾長達33年之久,卻從未接受過治療。經過研究人員研究後發現,癡笑性癲癇為癲癇的一種,可能為下視丘錯構瘤所導致。
下視丘錯構瘤造成?
根據《每日醫學新聞》報導,這位癡笑性癲癇患者有腦瘤、糖尿病、思覺失調症病史,且正經歷漸進式的認知功能障礙與行為改變。研究人員使用腦電圖了解這位病患的大腦活動狀況,發現他的左額顳葉區域有與癲癇症患者同樣的症狀。醫護人員最後為該名患者開了抗癲癇的藥物,讓他得以控制那些不由自主地笑聲。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也對該患者進行核子共振成像掃描,發現他的下視丘出現畸形,看起來應是下視丘錯構瘤。研究人員解釋,目前研究顯示下視丘錯構瘤可能導致癡笑性癲癇,而其特殊症狀便是會無法控制地發笑,也會造成認知功能發展障礙與行為問題。
早期診療有助緩解
《Medical Xpress》報導,進行評估的專家貝克威斯表示,身為臨床醫師,此研究能能讓更多醫師提供癡笑性癲癇患者更好的照護。貝克威斯也表示,徹底的檢查必須包括特別針對鞍上區的神經成像以及腦電圖。早期診斷與病患教育能避免多餘且不必要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