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對公共衛生的影響 應列優先施政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19/12/25 14:25 點閱 2510 次

近日以來,本報接連報導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在12月15日於高雄發起的反空汙遊行訴求,以及多次要求燃煤電廠降載或除役的聲明,呼籲政府採取有效的措施,盡速改善臺灣的空氣品質,以捍衛國民的健康。環保團體還規畫於29日在臺北市發起另一波的反空汙遊行,希望這些舉動能喚起政府的重視與民眾的支持;這一連串緊迫盯人的活動,充分的反映出政府在防治空汙的施政方面有待改進之處甚多。

政府缺乏有效行動

無獨有偶,昨日本報也報導今年防治流感疫苗的供應及施打比往年延遲,在流感邁入高峰期之際,仍有眾多高齡老者及幼齡學童等高危險族群無法接種,嚴重衝擊流感的防治工作,顯示相關單位的作業遲緩顢頇,不利國民健康的維護。

12月初,世界衛生組織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締約方大會上發佈了《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和氣候變化調查報告》,明確指出氣候變化對公共衛生與人類健康構成的風險日漸增高,但大多數國家缺少保護國民健康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有效行動與財務支持,這正是我國目前在空汙與流感防治方面所面臨的難處。

氣候與健康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的這份調查涵蓋了101個國家的資料,也是一份全球氣候變化與健康進展的體檢報告,顯示在面對全球暖化的衝擊下,保護人類健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然而,大多數國家並沒有完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與急迫性,因此執行的現況遠遠落後應有的目標。

以目前聯合國極力推動遏止全球暖化的《巴黎氣候協議》來說,公共衛生是最容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五個部門之一,雖然每個國家都會在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提出自主的貢獻,但是只有三分之二的國家會注意到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其中的重要項目。調查發現只有五分之一的國家在自主貢獻的減排方面提到國民健康問題,另有十分之一的國家會說明減排帶來的的國民健康效益。

從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資料觀察,雖然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重視氣候變化與健康問題,可是只有五成的國家有制定相關的因應策略,其中僅有一成的國家能夠在財務上有充分的支持,顯示資金短缺是推動的重大挑戰。此外,獲取及時與完整的正確資訊是評估氣候變化對公共健康的風險重要支柱,目前也只有半數的國家進行了相關的風險評估。

人民健康優先解決

本世紀對人類最大威脅就是全球暖化,對公共衛生影響重大的風險項目有極端的天氣事件(嚴寒、中暑、乾旱、洪澇)、糧食安全、水資源供應、疾病傳播媒介(如霍亂、登革熱、瘧疾)和環境汙染(空氣、飲用水、土壤),影響的範疇涵蓋了政府大部分的相關部門。

因此,全球暖化對公共衛生的影響一定要納入我們國家的長程且優先的施政計劃裡,提供足夠的資金與人力,積極推動災變醫療援助、環境難民安置、傳染病防治、醫療體系改革等工作,建立公共衛生系統適應氣候極端又快速變化的能力,才能打好艱苦的氣候變化戰爭,充分維護國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