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防災全民運動 台灣應跟學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19/12/24 14:25 點閱 2375 次

日本東京將於2020年7月24日至8月9日舉辦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屆時將會有大批遊客訪日,奧林匹克運動會籌備單位竭盡心力推動各項準備工作,以期盡善盡美。在整個賽程期間,東京夏日的酷暑與地震的威脅是最令人擔憂的問題。

地震災害演習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已在10月宣布,將馬拉松和競走項目改到札幌舉行,以減輕高溫中暑對選手及觀眾的威脅。至於地震方面,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和當地政府於12月19日特地在新建的比賽場地有明體操中心,舉辦了一場因應地震災害的演習。

這次演習的假想狀況是:奧運期間發生了規模7且震度高達6級的強烈地震,東京體操競技場發生踩踏情況導致人員受傷的突發事件,相關各單位(包括東京警視廳、東京消防廳、日本自衛隊、醫護人員)如何展開急救,維持秩序,並引導會場內觀眾迅速撤離的作業演練。整個演習的首要目標,就是要確保災害發生時橫向和縱向的協調都能順利進行。

定期防災訓練

處於板塊交界處的日本經常受到地震的侵擾,例如2011年3月的311世紀大震與2016年4月的熊本地震,都是規模7以上的強烈地震,給日本帶來慘重的傷害,因此日本一直積極的面對地震的準備工作,不斷改進與強化地震防災體制。這次為夏季奧運舉行的地震防災演練,就是最新的範例。

日本將防災訓練當成全民運動,無論是政府機關、學校、公司行號或家庭個人,除了每年9月1號的防災日之外,每個月也會有例行的災害演練,且防災種類不限於地震,還會包含颱風、洪澇、土石流等複合式的救災,防災的規劃相當完備。日本政府在防災方面做的最成功之處,就是將防災和教育緊密的結合再一起。從小學開始,不但每學期都有防災避難演習,也不斷培養人人隨時保護好自己的觀念,藉由自助、互助再到政府的援助,形成完整的防衛體系,也減輕政府的負擔。

台灣防災意識較低

地震不單是會造成人員的傷亡,也對建築物帶來可怕的損害。日本政府利用嚴格的建築抗震標準,來保障房舍和都市環境的安全性,同時作為日本首要避難場所的學校建築,更是優先加強防震的重點,這是我們需要努力學習與改善的地方。
臺灣與日本一樣自然災害種類繁多,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尤其是地震,事前完全無法預知,是我們要特別防範的自然災害。今年1月以來,臺灣每個月發生的有感地震次數都偏低,顯示地殼累積的能量沒有適當地釋放,發生強烈地震的風險增大,更要提高警覺。

面對自然災害,臺灣民眾的防災意識相對較低,間接導致了不主動關心防災資訊和積極監督政府,往往只在災害發生後,才指責政府的救災不力。其實災害防治的根本之道就是要從自己做起,唯有每個人都盡力做好份內的防災準備,提升危機意識,從注重災後救助轉為災前預防,從減少災害損失轉為減輕災害風險,不斷增強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才能將自然災害的傷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