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談》得獎者與窮人的道路分叉點

盧信昌 2019/12/22 17:33 點閱 2607 次

台灣雙卡風暴的發生,一開始是一系列借錢免利(喬治與瑪莉)、持名片就可以借款、早上申請下午取錢,等等不一而足的行銷手法,再再挑戰脆弱的人性,與在金錢衡平使用上的價值觀。

選擇性執法

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台灣的投資人有了疑懼而選擇觀望,百業逐漸蕭條;2000年之後,又有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而帶動起長期資金外流的真空。情勢所迫,讓金融監理的主管機關不得不退縮;因而有片面解讀的法令執行。選擇性的執法和施給業者的善意彈性,卻放任出畸形的業態發展。

瑞典首都皇宮內,本月上旬甫頒發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給3位長期獻身於貧窮議題與公共政策的研究者。經濟學家杜芙若,是史上最年輕和第二位的經濟獎女性得主;而她研究上的良師益友兼丈夫,一起生養三名小孩的巴納吉,都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MIT〉。再就是於哈佛大學任教的克雷默教授。

探討貧窮因素

由巴納吉與杜芙若於2003年發起,在MIT校園內成立的貧群行動研究中心,J-PAL,是個有近兩百位學者的研究群。他們不僅探討困鎖住貧窮的關鍵因素;並且針對主要國際機構所施行的扶貧方案,深入來比對政策微調的各種可能和最終影響。

隨著他們爆紅的:在隨機控制下的試誤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一個結合田野觀察與理論對話的方法,正逐漸被世人所看重,可能會成為政策落實與方案設計的評估主流。

開啟多方對話

一般而言,重複性的實驗和有被檢證可能的假說,才是知識積累的科學態度;反之,純然的洞察力與透視問題本質的能耐,直覺省思雖有助於科研發展的突破,終究只是一家之言。

由本屆得獎主與研究群所拓展出,具有跨國實驗且能長期追蹤的RCT,讓我們對貧窮議題的瞭解,可以從過往回溯性的田野觀察,與在理論指引下的實證層次,開啟多方對話和即時修正的新嘗試。

解學窮人委屈

巴納吉與杜芙若等人的研究,證實被過度簡化的問題探討與政策誘因,並不是解民於倒懸的答案來源。正一如不去探討二千年初的台灣社會困境,以及雙卡行銷洗腦的無所不在;不去追問借了第一筆錢以後,利上滾利和漫無邊際的手續費,就無從去理解那一批可憐之人,是否有真正的可恨之處。

在世界各個角落,如果未來的政策落實與社會現象的成因解釋,一但都能開啟對話的意願,與建立持續追蹤的證據基礎,那麼貧窮問題的解決與身為窮人的委屈,即能成就出一番不一樣的交心,和真正客觀有效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