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ssets/images/000/054/415/big/%E5%B0%8F%E4%B8%91%E9%AD%9A%E5%85%B7%E6%9C%89%E7%94%9F%E7%90%86%E9%99%90%E5%88%B6%EF%BC%8C%E7%B4%94%E7%B2%B9%E4%B8%94%E5%A0%85%E5%AE%9A%E5%9C%B0%E5%80%9A%E8%B3%B4%E6%B5%B7%E8%91%B5%EF%BC%8C%E6%B2%92%E6%9C%89%E4%BA%86%E6%B5%B7%E8%91%B5%EF%BC%8C%E5%B0%B1%E6%B2%92%E6%9C%89%E5%B0%8F%E4%B8%91%E9%AD%9A%E3%80%82%28photo_by_twitter%29.jpg?1576145090)
依據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珊瑚礁超過十年的研究數據分析,小丑魚Nemo並不具有基因的承載力,足以適應環境的變異。因為小丑魚的生存幾乎完全倚賴好的海葵生態環境。如果環境惡化了,小丑魚並不會苟活,或瞬間變種為小丑魚2.0,而是滅亡。
倚賴海葵才能生存
許多相信「適者生存」原則的人,對於全球性的環境變遷可能持著某種樂觀或麻木的態度,因為生物自己會適應:或是逃難適應新環境,或是變種成為更強大的生命活下去,我們稱之為韌性。
可是小丑魚的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小丑魚具有生理限制(如果不是精神潔癖),純粹且堅定地倚賴海葵,沒有了海葵,就沒有小丑魚。積極面是:守住珊瑚礁的海葵,就能守住小丑魚。小丑魚是健康海洋的見證者。
幾年前在台東時,每週我常和教會好朋友一起去海邊游泳,有幾次我在珊瑚礁群中看見小丑魚。看見這樣的電影明星像鄰家女孩一樣輕輕出現在眼前,真是太幸福了!小丑魚飽滿的色澤絕對配得生機勃發的新鮮海洋。
跟太多生命說再見
我曾在一個海域浮潛,一個轉彎意外游進一片死亡的珊瑚群礁,難以忘懷那地獄一般,無聲無息的晦暗。我們已經跟太多生命說再見,我不想一一唱名。如果慈愛的天父允許,我會在天堂看見台灣雲豹、梅花鹿、渡渡鳥。如果慈愛的天父允許,請不要讓我們再失去小丑魚。
小丑魚不妥協的基因特質讓人猛然警醒於自己的責任,這幾個禮拜在我腦海裡迴旋的,是聖經羅馬書「被造的萬物都熱切渴望神的眾子顯現出來。...被造之物自己也盼望著從使之衰朽的奴役中得到釋放,歸入神兒女榮耀的自由。」我反覆思考,神的眾子顯現,必然是帶著神的性情吧,擁有這樣愛物的性情,是人的責任。
守護大地拯救生命
神的屬性是照顧微小的:「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直到他施行公理,使公理得勝。」生命科學家E.O. Wilson說,「要拯救生物多樣性,一定要順從預防性的準則。緊緊地抓牢,直到無論是科學家與大眾都懂了為止。小心地往前,研讀、討論、規劃。給這個地球上的餘命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