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年輕人騎機車死亡統計分析+人體器官移植動物培養+敘獎(20191209晨間會議記錄)

醒報編輯部 2019/12/09 14:22 點閱 3410 次

2019晨間會議紀錄
主席:社長
紀錄:張庭維

每日新聞話題:
元融:
1.綠營指陳宜民避責未道歉 藍營籲勿模糊焦點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12080204.aspx
回應:朱立倫等人都呼籲陳宜民道歉,陳宜民已在臉書表達「願意以謙卑態度接受批評」,態度放軟,民進黨卻認為這不是道歉,這究竟算不算道歉,僅能交給民眾來公評了。

2.號召青年返鄉投票才喊完 民間即募得250萬 藍轟綠操作學生投票列車 拉抬選情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1209000474-260118?chdtv
回應: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表示,這次名義上由學生團體在平台募資,這筆款項應該也要讓外界知道究竟都是哪些人或團體捐贈的,是否有民進黨背景?陳學聖說,「不操作就不是民進黨了」,因此合理懷疑他們肯定透過各種手段來刺激青年投票率以拉抬選情。

潤霖:
1.冷到週三變回夏天? 週五南冷到週三變回夏天? 週五南部高溫恐破30度
https://tw.news.yahoo.com/%E5%86%B7%E5%88%B0%E9%80%B1%E4%B8%89%E8%AE%8A%E5%9B%9E%E5%A4%8F%E5%A4%A9-%E9%80%B1%E4%BA%94%E5%8D%97%E9%83%A8%E9%AB%98%E6%BA%AB%E6%81%90%E7%A0%B430%E5%BA%A6-054314360.html
回應:很好奇全世界是否只有台灣這麼詭異,在12月也可能有颱風,也可能10幾度的寒冷沒多久,馬上迎來一波30幾度高溫,真的是東亞島鏈的特殊地位使然?

2.特派專欄 印尼穆斯林能否說耶誕快樂 伊斯蘭最高組織說可以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2080161.aspx
回應:照理說彼此宗教教義不同,有這類不成文規定完全無可厚非,但還是能感覺到宗教歧異帶來的衝突跟限制,對一般人來說是生活化的文化,對有些人卻可能是禁忌。

凱文:
1.宋競總燈箱遭破壞 余湘:非民主社會正常現象
https://tw.news.yahoo.com/%E5%AE%8B%E7%AB%B6%E7%B8%BD%E7%87%88%E7%AE%B1%E9%81%AD%E7%A0%B4%E5%A3%9E-%E4%BD%99%E6%B9%98-%E9%9D%9E%E6%B0%91%E4%B8%BB%E7%A4%BE%E6%9C%83%E6%AD%A3%E5%B8%B8%E7%8F%BE%E8%B1%A1-085735065.html
回應:民主社會有許多競爭實屬正常,但有暴力或無故的破壞行為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看就該予以譴責,政府是否有針對選舉將至會產生許多不理性行為的防範?

2.交通部統計 今年每周4.9名年輕人騎機車死亡
https://tw.news.yahoo.com/%E4%BA%A4%E9%80%9A%E9%83%A8%E7%B5%B1%E8%A8%88-%E4%BB%8A%E5%B9%B4%E6%AF%8F%E5%91%A84-9%E5%90%8D%E5%B9%B4%E8%BC%95%E4%BA%BA%E9%A8%8E%E6%A9%9F%E8%BB%8A%E6%AD%BB%E4%BA%A1-135721299.html
回應:台灣為數眾多的機車還是有許多亂象,包括最近的外送事件,發生意外的件數及受傷人數都攀升也是警訊,除了宣導外政府有無實質措施?
社長:這只統計了死亡人數,還有很多輕重傷的人數沒有加總進去,若將車禍輕重傷也併入計算,那估計很可觀,年輕人騎車真的要注意,畢竟摩托車是肉包鐵,一發生車禍輕則擦傷、骨折,重則喪命。

祐任:
1.為器官移植鋪路 中國培育全球首見豬猴混種動物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12080160.aspx
回應:基因工程可以說是人類扮演上帝的角色,除了AI以外,這大概是另一個充滿倫理爭議的科技。沒想到中國竟然又跨出了一步,目標是在豬身上培養人體器官,下一步是什麼恐怕也不難猜了。
社長:許多年前就有科學家透露,好多國家都有偷偷在進行人造人的實驗。但大多都是以失敗收場,若真的有研究出來我想應該也不敢大聲張揚,畢竟這涉及倫理道德,恐遭撻伐。

2.獨家/終結非法亂象 遠距心理諮商將上路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2080084.aspx
回應:在精神疾病愈來愈普及的今日,遠距心理諮商可以說是一大進步,諮商師可觸及的病患更多了,病人也比較願意尋求協助,或許是將來的一大新興行業。

碧卿
1.彰化大城海灘發現死豬 現場消毒就地焚毀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12080145.aspx
回應:相關單位應該趕快查緝這些死豬的來源,並澄清這跟非洲豬瘟是否有連結,以避免民眾不必要的恐慌。
2.香港遊行結束 港府:和平有序譴責暴力
https://udn.com/news/story/120538/4214069?from=udn-ch1_breaknews-1-99-news
回應:香港為了捍衛民主,不惜槓上中央、街頭遊行,以及向全球請求支援,反觀,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台灣,我們又會如何看待,是一件值得省思的事情。
社長:這次香港遊行有90萬人上街,能維持和平且安全落幕,是很難得的,畢竟之前還在抗爭中。

今日外電題材:
潤霖
1. 天龍號太空船成功對接太空站

凱文
1.烏俄高峰會在即 烏克蘭人民上街頭呼籲小心俄羅斯
2.維也納歌劇院150年來首度由女性主演歌劇

祐任
1.墨西哥出現多部影片嘲弄反性侵歌曲「性侵犯就在路上」引發眾怒
2.AI演算法續作貝多芬未完成的第十號交響曲 明年4月將演奏

瑞萌
諾貝爾得主奎洛茲:珍惜地球

讀報心得:
1版
文:移工報導照片拍得很好,內文現場感佳。

2板
碧:我覺得大選勝負看台中這則標下的很好,很吸引人。

3版
碧:移工遊行這一則照片拍得很好,只是內文有點短,應該可以加些移工的訪問。
維:移工大遊行的系列照片拍的很好,很有臨場感。
任:台美智庫一文整理的很詳細。
霖:移工遊行系列圖文把整個活動呈現出來,整理詳盡。

4版
維: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從歷史的淵源就是一家人的概念,就好像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再加上現今經濟上俄羅斯較有優勢,白俄羅斯想要徹底擺脫恐怕很難。
任:白俄羅斯的角色是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緩衝國,或許盡量維持中立才是上策。

5版
文:印度的女權低落導致性暴力犯罪層出不窮,政府又不願正視,報導有點出社會階級問題。

6版
霖:介紹美食菜色跟背景文化,會讓人想細讀的版面。

10版
任:嚴老師對楊蕙如網軍事件的評論旁徵博引,表面上在給建議,實際上卻帶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