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祐任台北報導】國立大學的校務基金誰來監督?時代力量立委鄭秀玲等人26日指出,直屬校長的稽核室無法超然獨立,應修法恢復2015年以前在校務會議之下的「稽核委員會」。有學者表示,稽核委員會既不專業也易淪為黨同伐異,清大教授呂忠津回應,清大由熟悉校務運作的教授和外聘的會計師監督,長年運作良好。
錢花在刀口上?
前台經院副研究員白卿芬指出,國立大學的校務基金其實大部分來自民眾的納稅錢,以台清交成政為例,根據109年統計政府補助占了3到5成,超過一半的「自籌收入」也來自政府的計畫補助,然而這些頂尖大學卻都入不敷出,相當可疑。
輔大社會系教授戴伯芬強調,大學不僅入不敷出,更沒有把校務基金花在刀口上。在面臨少子化的衝擊下,不少學校卻在大興土木,反觀教授薪資和學術研究經費嚴重不足,學校為了省錢,往往以兼任、專案教師取代專任教授,使得學術人才紛紛外流至中國。
開源節流
曾任台大校務基金稽核委員會召集人的吳瑞北教授表示,針對校務基金,稽核委員會不僅可以節流,甚至還有開源的作用。在節流方面,稽核委員會研究呆帳如何形成,避免呆帳再度發生;稽核委員會也能夠監督教職員的人事經費配置與校內空間的使用狀況,吳瑞北指出,台大稽核委員會還曾發現人事室盜領220萬的退休金!
吳瑞北批評,為了加強稽核委員會的監督能力,台大還曾要求教育部加派人力,不料2015年在前教育部長吳思華任內卻修法廢除稽核委員會。台大教授林惠玲表示,在廢除稽核委員會之後,每當向校方詢問校務基金怎麼運用,校方經常是不理不睬。
曾任4屆校務經費稽核委員會主席的清大教授呂忠津表示,儘管修法之後,清大成立「校務監督委員會」,試圖透過校務會議監督校務基金,不過因無法定職權,校務基金的稽核已名存實亡。
稽核委員會不專業?
立委鄭秀玲呼籲,立法院應盡速排案修法,他們的訴求僅是恢復1999至2015年對稽核委員會的法律規定。不過國立大學院校協會和國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6日發公文給教育委員會的委員指出,校務基金每年已向校務會議報告,已受充分監督,修法須從長計議。
北商大校長張瑞雄19日表示,公立大學如要加強監督可比照私立大學,由教育部指派會計師來校查核,若由校內教授或學生監督,既不專業也易淪為黨同伐異。戴伯芬指出,私校只有在出事之後教育部才會指派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