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區立委大亂鬥 政黨別讓私心壞事

彭蕙仙 2019/10/31 18:51 點閱 2258 次

兩黨不分區立委的提名名單即將揭曉。但顯然各黨仍陷於「不分區之亂」中,國民黨傳出包括黨主席吳敦義在內的幾位大老可能列入不分區的安全名單中,引發基層不滿;民進黨的不分區名單則被外界譏為有「派系分贓」之虞。

各黨都有雜音

至於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導的台灣民眾黨,傳出台北市政府副發言人「學姐」黃瀞瑩和台北市政府顧問蔡壁如,都可能列為不分區,蔡壁如甚至可能高居第一名,也令外界相當傻眼。若果如是,不知這樣的名單如何能夠反映民眾黨從政的理念,與為民服務的理想?

不分區立委制自1992年開始實施,當時所訂的目標是「拔擢具有全國代表性的人士、提名才德兼備但欠缺財力的人、兼顧弱勢團體代表」投入國會。不過,實施多年下來,不分區立委的功能已漸漸偏離原始的設計目的,為社會公益發聲少、為政黨發展酬庸多,甚是令人失望。

「聽話」才能當立委?

在提名名單的選擇上,一是政治分配,在平衡派系或政治生態下,提名不選或不敢選區域立委的政治人物。

例如這次引發民進黨不分立委大亂鬥的立法院長蘇嘉全姪子、現任屏東立委蘇震清,就強調當初之所以願意退出2020區域立委的黨內初選,就是因為黨中央承諾會把他列入不分區立委的安全名單中,但後來民進黨黨中央似乎可能變卦,所以蘇家叔姪吵鬧不休。

然而,回到不分區立委設立的宗旨,蘇震清憑什麼自認有資格列入不分區立委?實在令人納悶。

其二是能為政黨政策進行強力辯護的人。按照大法官釋字331號的規定,不分區立委是由政黨「命令委任」,因此政黨可以百分之百決定其提名與解任,所以即使是以專業身分出任不分區立委,進了立法院,執行黨意往往比反應民意更為重要,因為如果不聽政黨的話,可能就沒立委可當了。

食安立委不要也罷

例如,這屆不分區立委中的所謂食安專家,究竟是發揮專業良心,為食安把關心,還是為政策護航,民眾點滴在心頭。像這樣的所謂不分區食安立委,真是不要也罷!
   
此外,在擴張政治版圖的考量下,不分區立委有時會成為政黨栽培地方首長的訓練場所,政黨安排有意「下放」到地方參選的政治人物,先到中央來擔任不分區立委,增加對政治生態的了解、歷練和擴張人脈,以俾於未來參選。從政黨培養人才的考量來說,這麼做固然不能說錯,但畢竟與設立不分區立委的初衷有異。

名額比例偏高

目前113席立委中,不分區立委有34席。相較於同樣有不分區立委設計的南韓和菲律賓,所占的比例分別為18.7%與20%,台灣的不分區立委佔全部立委的30%,比例實在偏高,況且不分區立委的提名名單,幾乎是由黨主席等政黨極少數人所掌控,非常容易形成行政體系乃至於政黨對立法權操弄空間的擴大,也可能侵蝕國會的制衡功能。

面對2020大選,各政黨務必要考量不分區立委的憲政功能,審慎提名,如果不分區立委越來越名不副實,民眾心中也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