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學家發現一種稱為「etokimab」的藥物能有效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photo by Orrling and Tomer S-Itch 02, License: CC BY-SA 3.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deed.zh_TW], fro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Itch_02.jpg)](/system/assets/images/000/053/268/big/%E8%BF%91%E6%9C%9F%E7%A7%91%E5%AD%B8%E5%AE%B6%E7%99%BC%E7%8F%BE%E4%B8%80%E7%A8%AE%E7%A8%B1%E7%82%BA%E3%80%8Cetokimab%E3%80%8D%E7%9A%84%E8%97%A5%E7%89%A9%E8%83%BD%E6%9C%89%E6%95%88%E6%94%B9%E5%96%84%E7%95%B0%E4%BD%8D%E6%80%A7%E7%9A%AE%E8%86%9A%E7%82%8E%E7%97%87%E7%8B%80%E3%80%82%28photo_by_Wikipedia%29.jpg?1572157915)
【台灣醒報記者許雅筑綜合報導】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目前仍無藥可以完全根治。治療時除了會讓患者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外,也可能會開給他們免疫抑制劑,降低其對過敏的反應程度。不過免疫抑制劑易造成高血壓、肝臟疾病、頭痛等副作用,近期科學家發現一種稱為「etokimab」的藥物能有效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
測試新藥物功效
根據《每日醫學新聞》報導,研究人員找到12位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參與者,給他們每人一劑會抑制介白素33活性的etokimab(抗體的一種),而介白素33的功用則是影響人體的免疫反應。經過29天後,83%的參與者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均減輕至少一半。除此之外,參與者體內與對過敏原敏感程度有關的嗜酸性球水平,也降低40%。
不過上述研究仍在初步階段,目前正進一步進行一場有300位參與者的雙盲隨機試驗,所有參與者均患異位性皮膚炎,而研究人員認為研究結果可協助他們更確信etokimab對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有效。
另外,研究人員認為,etokimab因為能與免疫反應有關的抑制介白素33,或許也能改善其他與免疫系統有關的症狀,例如發炎反應。他們進行實驗,發現給參與者注射etokimab,能讓他們被注射過敏原的區域中,與發炎反應有關的嗜中性球的活性會降低。
人體實驗機會難得
根據《Medical Xpress》報導,研究人員表示,研究團隊已在實驗室中針對介白素33做了將近10年的研究,並認為對介白素33的掌握可能會成為治療疾病的關鍵。團隊非常感謝配合研究的參與者讓他們有機會進行人體實驗,是這些參與者的配合促成了醫療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