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游清淵台北報導】公視於5月播映完畢「生死接線員」的電視劇後,再度炒熱大眾對器官捐贈的話題。基督教福音協進會5日特別舉辦「關鍵面對」論壇,邀請魏書娥、魏連嶽、邱慕天、潘美惠等學者討論死亡醫療化、死亡神學、安樂死與器官捐贈等問題。
由於死亡一直是基督教信仰中重要關照的課題,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關鍵面對論壇」與聯合報於9月5日針對死亡議題,共同舉辦「尊嚴而終遺愛而生」講座,邀集相關學者、專家進行教會與社會的生死對話。
過度醫療問題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副教授魏書娥老師在第一堂「一場生死革命:社會中的生死觀的轉變」指出,台灣死亡人口結構已經有高齡化的現象,她以2016年為例,台灣首次呈現85歲以上死亡人口大於84~75歲,又大於74 ~65歲死亡人口。特別的是,高齡社會的死亡醫療化往往造成過度的醫療措施、缺乏了整合性照護、精神照護與個別性照護。
台灣死亡場所從2012年起,死於醫院首度超過了在家死亡。且因社會關係的最後禮儀不能在家中進行,導致「高齡社會的死亡無緣化」:由於高齡化、少子化而活得長;由於醫療、科技化而老病得更久。
自殺--受苦者的誘惑
曾撰寫「死亡神學」一書的台神魏連嶽老師談「21世紀所面臨的死亡神學爭議—以自殺為例」表示,當生的恐懼勝過死的可怕時,人才會想要自殺。自殺是死亡給「受苦者」的最大誘惑。他說,基督教反對自殺的立場與論點,不在於自殺的「理由」(是否合乎理性,或值得同情等等),而在於:人沒有剝奪任何生命的權利。
針對基督教界一直有著「自殺的人能不能上天堂?」的爭議。魏連嶽以大衛為例,他雖然謀殺了烏利亞,並奪了他的妻子,是個該死的人,卻蒙上帝的恩典與憐憫。他特別建議,「當我們遇到自殺事件時,不應該定罪自殺者;我們應該安慰與陪伴死者的家屬親友們,並懇求這位恩典、慈愛、憐憫的上帝,能將那位受苦已久的自殺者之靈魂接到天上,讓他在神那裡,經歷到屬天的平安與恩福。」
不只安生更求好死
台灣醒報特約資深撰述邱慕天在談「如何面對安樂死的社會」時,談到國人不健康的餘命約有8-9年。女性不健康餘命還較男性長1.8年。因此,贊成安樂死的人會因為久病床前無孝子,希望能緩除親屬精神上的壓力;此外也擔憂健保崩盤/長照負擔沈重:主張國家將昂貴有限的醫療資源用於更有效果,而非必死的無效醫療之上。
但反對一方則會主張絕症的診斷和發展,隨科技/意志/盼望而改變,恐怕安樂死會成為「厭世」者的出口,排除上帝工作的空間,並認為此一看法將成「新納粹倫理滑坡」,而意謂著老弱殘病不受歡迎。甚至造成新自由主義下的富豪訂製醫療趨勢。
邱慕天建議要建立一個基督教的社群,不只是安生,更應該追求好死,他指出,好死的的4種條件:有摯愛好友的陪伴(Loved ones’ company)、沒有痛苦(Painless)、臨終者的想法是可以有人安排執行(Wishes carried on)、真實地的活過這段臨終的日子(Purpose: Have you really lived?)。
馬偕院牧潘美惠牧師則以她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自身的遭遇,分享「教牧臨終觀顧的反思與前瞻」。面對教會的變化,潘美惠強調,而如何在困境中讓人經歷上帝,這是教會營造家的契機。她並表示,生死的問題未來的狀況會愈來愈多,教會要與政府的相關網絡結合,了解法律權益,財務安全。她最後呼籲教會除了關顧臨終者,更應關心疲乏的照顧者。
器捐--愛的延伸
國內器官捐贈風氣一直不盛。2019人目前尚有9996人等待移植,而今年器官捐贈僅233人、799例。而擔任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江仰仁醫生,則從器官捐贈的觀察來談基督徒的社會角色。
就五年來的器官捐贈統計發現,基督教捐贈人數比是佛教徒的4.5倍。全世界的器捐前五名都是基督信仰的國家。江仰仁醫師非常喜歡「生死接線員」劇中那塊扁額:「死去活來」。基督信仰核心就是耶穌基督甘願「死去」以換取每個人的「活來」。而即將死去的人透過器官捐贈,讓受病人活過來。
論壇最後則是由iM教會主任牧師松慕強與公視「生死接線員」製作人楊中天對談「從媒體看教會與社會的生死對話。這部以器官捐贈協調師為主的影片在5月播畢之後,5-6月器捐卡成長了4倍,一直到7月都還有2倍。
楊中天表示,在所做的田野調查中,發現華人對於全屍的觀念,造成對器官捐贈的難度,其實器捐是一種愛的延續,讓走的人藉著留下的器官繼續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