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做記者這一行的體悟

張元融 2019/09/03 22:53 點閱 224 次

入行三個月,開始了解到新聞的產製過程,從前期的每日採訪會議、資料收集、擬訪綱到產出一則新聞。如果說社會這個整體可以被劃分成藍綠、統獨、老中青幼、貧富、男女、城鄉, 或者分解成不同的族群、職業,記者大概就是一個最全面貼近社會的一個行業。

經歷了第一個九一記者節,想對所有的在外面跑新聞的新聞工作者們說,大家辛苦了,也謝謝看得起記者的社會朋友。九一當天,我也去社會光明面新聞獎,現場看到許多平常一起跑新聞的同業上台領獎,各個年紀都跟我差不多,寫出的報導卻能夠如此反映社會,值得學習。

上週六醒報11週年感恩餐會上,看到為本報撰寫社論十幾年的作者彭蕙仙,在智庫工作的她,講起政治評論可是有條有理有據,一份證據說一份話。我跟她說,彭老師你涉獵好廣泛,她慢條斯理地說,都是幾十年的新聞訓練來的,但即使如此,她動筆寫一篇社論通常也得花一個多小時左右。

幹記者這一行,每天都在走進不同的角落、聽不同的族群的聲音,上廳堂、下廚房,看遍真誠與虛偽,可貴、可憐、可愛、可悲等等。我能做的就是冷眼旁觀、描述事件與不介入個人價值觀,最多就是盡可能地忠實報導。

不過,也難免有反射性地投射個人情感的時候,比方說採訪到自己的偶像。像是上週跑林志傑加盟富邦勇士的新聞,聯訪蹲在地上錄音時,看著年近遲暮的野獸回家打球,讓我頓時感動到眼泛淚光,那是我第一次在採訪過程中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看了他十幾年球了,真的煞不住阿,不好意思。

社會光明面新聞獎頒獎時,寰宇的主播主持時一直說,新聞工作者須莫忘初衷。我想當記者的初衷,其實也就是想藉著跑新聞的機會,突破既有認知框架,不安於自身既定立場與價值。希望我以後寫出的新聞能呈現出每個立場背後的價值,甚至是立場對撞下激發出的價值衝突。

因為我很相信,每個觀點或說法,都表述著一個立場;每個立場的背影都是一個價值,而每個價值都有他的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只要你看得夠清晰。

今日成果:
1.索羅門轉投中? 外交部:合作無礙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90902-dkQE
2.兒福20年生命展 921孤兒長大了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90902-CzDD
3.輕颱「玲玲」生成 週三四最近台灣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90902-K5E2
4.老人周間樂學習 健身花藝學料理
https://www.anntw.com/articles/20190902-2YJC


張元融
yuanjung80525

學習以多角度切入新聞,理解各種觀點,捍衛所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