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為何對經濟發展無感?(戴肇洋)

戴肇洋 2019/08/15 14:49 點閱 38182 次

隨著2020年角逐總統大位選戰即將開跑,蔡總統為求連任,她細數許多改革政績,包括實施減稅有感外,也致力改善台灣投資環境,迄今台商回流投資超過5千億元,創造4萬個就業機會,是翻轉台灣經濟體質的最佳機會,其中第二季經濟成長更是亞洲四條小龍之首。

小數字難成大關鍵

但陳前總統卻在臉書批判指出,雖今年第二季經濟成長2.41%,但主計總處預估2019年全年僅有2.19%,是三年以來的最低;此外,如果更進一步比較2000年以來國內GDP成長狀況,蔡總統執政是GDP成長最低的時期,4年平均可能低於2.5%,不如其執政8年平均4.8%,甚至遜於馬前總統執政8年平均2.8%。

其實,陳前總統意有所指,執政政績與經濟表現,民眾的感受是最為直接、真實。畢竟,數字冷冰,本身不會說話。探究民眾為何對經濟的無感,個人認為癥結在於,部分經濟指標因比較角度的相異,而呈現不同之論述,使得執政團隊所公布的「小數字」,難以讓民眾有所感受之「大關鍵」。

經濟成長非孤芳自賞

舉例來說,經濟成長表現如何,必須以全球整體或相同發展水準國家情形為比較;民間投資成長表現如何,並非招商承諾規模自我拉抬,而是必須以實際投資到位或購置機械設備金額為基礎。

外資來台發展表現如何,並非資本市場頻繁進出交易量值自我吹噓,而是必須以直接投資產業狀況為依歸;製造產品出口貿易表現如何,並非過去或去年同期比較創下新高自我宣揚,而是必須以全球貿易量值占比為評估。

報喜不報憂?

再者,財政收支狀況如何,並非稅賦收入具有減稅空間自我肯定,而是必須以國債未償餘額累計是否減少為本位;受僱勞工薪資狀況如何,必須以薪資實質是否停滯為檢視。

家戶所得收入狀況如何,並非國民儲蓄率成長自我讚譽,而是必須以家庭儲蓄率占比是否下降為基礎;物價動向狀況如何,並非躉售物價穩定自我掩飾,而是必須以消費物價是否上揚為衡量。

換句話說,台灣在政治轉型民主的同時,許多與民眾相關的經濟作為,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之下,將「數字管理」調整為「管理數字」,無形之中造成官僚體系報喜卻不報憂,將國家經濟實力的衰退以不同的統計論述方法,呈現四海昇平。

沒法取得社會共鳴

很顯然地,目前台灣經濟所面對的困境,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的現象,而是長期累積之結果。這些對台灣未來發展的不利因素不斷延伸、糾葛,雖政府再三細數許多改革政績,重申各項經濟表現,但卻又難以取得社會各界產生共鳴,更加無法說服民眾有所感受,此乃是台灣真正危機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