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許雅筑綜合報導】聽力受損者有希望了!聽力的喪失與長在耳蝸的毛細胞受損息息相關,毛細胞是由三排的外毛細胞與一排的內毛細胞組成,這些細胞會偵測聲波並向大腦傳遞訊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相信,近期對毛細胞生成方式的研究能找到恢復聽力的方法。
根據《Medical Xpress》報導,90%的聽力受損狀況,與耳蝸的毛細胞及將其與大腦相連的神經受損有關。人類的毛細胞受到傷害後不會自動修復,這樣看來人類聽力一旦受損便無法恢復,不過現在研究人員並不這樣認為。
毛細胞的製造過程相當複雜且取決於特定時間與地點。首先,未成熟的細胞會在外耳蝸形成成熟的毛細胞,這樣的轉變過程會一直從外耳蝸延續到最內部的區域。即便研究人員對毛細胞的形成過程有所了解,但仍不清楚控制細胞精確排列結構的分子信號。
根據《每日醫學新聞》報導,研究人員為了解分子信號的運作方式,研究老鼠在胚胎階段形成耳蝸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與毛細胞的形成有關的的蛋白信號。其中,激活素A和卵泡抑素的水平會隨著細胞發育的時間與地點有所變化,並呈現梯度關係。研究人員將其稱為信號梯度,而信號梯度對胚胎的發育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也發現,激活素A和卵泡抑素的信號梯度會呈現相反的狀況,這樣的現象似乎意味著這兩種蛋白透過相互的平衡關係,控制毛細胞的生成。此結論也透過老鼠實驗做過驗證,透過基因工程改變老鼠體內激活素A和卵泡抑素的量,便會影響他們毛細胞的生成。對研究人員來說,這項發展對研發出幫助患者恢復聽力的新療法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