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兒少曾懼學 專家:提醒自我保護

張朝瑋 2019/05/28 16:41 點閱 27943 次
家扶基金會表示,懼學、霸凌、網路交友這三項是兒少族群自認最常遭遇的成長環境風險。家長要幫助孩子學習保護自己。(photo by張朝瑋/台灣醒報)
家扶基金會表示,懼學、霸凌、網路交友這三項是兒少族群自認最常遭遇的成長環境風險。家長要幫助孩子學習保護自己。(photo by張朝瑋/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張朝瑋台北報導】有3成兒少曾有懼學及遭霸凌的經驗!家扶基金會28日公佈一份兒少風險問卷調查結果指出,近1萬位7-18歲的兒少族群中,有過「在學校遇到不好的事而不想上學」、「曾被同學欺負」、「有透過網路認識陌生人」的各有約3成。親職教育專家陳安儀指出,家長要協助孩子建立自我保護的觀念,才能讓孩子快樂成長。

孩童家長認知落差

家扶基金會表示,根據問卷統計,懼學、霸凌、網路交友這三項是兒少族群自認最常遭遇的成長環境風險。但根據另一份家扶於年初時針對家長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家長認為孩子最常遭遇的風險前3名是「有陌生人拿東西給孩子吃」、「孩子主動詢問性教育」、「孩子在外面被欺負」。顯見家長及兒少的認知有相當落差,進而導致家長可能無法及時發現孩子碰到的困難。

家扶社工處處長周大堯指出,進一步分析問卷會發現不管是任何生活風險,女生遭遇的比例皆高於男生。此外,在遇到風險時,兒少的自信心程度也因年齡層不同而有差異,其中國小低年級兒童在面對狀況時的自我肯定程度最低,每項皆低於全體平均。而在面對狀況時的因應作為,高中兒少知道如何尋求幫助的比例,也低於全體平均。

建立自我保護概念

陳安儀建議,家長必須要從旁協助孩子建立自我保護的觀念與知識。此外,不同年齡兒少需要學習的重點也不同,國小學童可培養對陌生人的警戒及身體界線等知識;國中階段則是要開始了解網路安全的概念;高中後的孩子面臨的問題則趨於複雜,陳安儀表示,即使家長在階段無法插手孩子的問題,仍要保持親子溝通管道暢通,讓孩子知道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時,家長都會陪伴在身邊。

而隨著科技發展,孩子面臨的危險也不只潛藏在現實生活,更多時候是來自於網路世界。國小學生代表駱炫銘在記者會上分享經驗,以前跟父母出去玩時,都很喜歡拍照打卡,結果沒想到因此暴露所在地,進而遭陌生人跟蹤,幸好後來在朋友幫助下化險為夷。陳安儀對此表示,家長不必對孩童接觸網路感到太過恐慌,而是要幫助孩子學習網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