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160萬人吃不飽議題,目前引發農委會主委與郭台銘互槓。根據最新統計,目前全球饑餓人數已經提高到8.21億人,造成饑餓人數上升的主要原因,除了衝突和經濟增長放緩以外,還有氣候變異及乾旱和洪水等極端氣候,而追求「零飢餓」一直是聯合國FAO努力的目標。
吃不飽問題在經濟
根據FAO定義,「飢餓」為每天攝入少於1,800千卡的熱量,這是每個人健康和有效生活的最低要求。以此為標準,目前台灣究竟有多少人吃不飽,政府相關單位應該要有具體的科學數據,才能作為施政的依據,不能老是官大學問大,甚至把責任推給前朝,難以服眾。
台灣人吃不飽爭議只見農委會主委一馬當先出來捍衛,卻引發更多的質疑,唯始終未見經濟部官員出來面對。其實,今日台灣吃不飽的問題不在農業,而在經濟。
為確保糧食安全以及提高農民耕作意願,政府實施稻米保價收購,長期下來造成生產過剰、倉容負擔及預算支出高等問題,目前國內稻作每年產量約160多萬公噸,國內稻米的自給率已超過九成,加上每年需從國外進口14多萬公噸的稻米,估計每年超產約20萬公噸。
收購稻米副作用
目前台灣並沒有糧食不足的問題,反而因去年氣候佳導致稻米盛產,讓政府為這些多出來的稻米,該如何消化大傷腦筋,蔡政府新推動的稻米收購雙軌制,反造成國庫支出增加,稻農對稻米生產的依賴度更高,也排擠了種植其他替代作物的意願。
反之,隨著國人對麵食消費增加,而國內生產黃豆、小麥、玉米(簡稱黃小玉)的數量有限,因此每年需自國外進口大量的「黃小玉」。如何降低對進口黃小玉的依賴,是農業施政的重點之一。
很顯然國人真有吃不飽的主要原因出在經濟弱勢,導致許多人缺錢購買食物致無法溫飽。2017年國內中低及低收入戶達26萬戶,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特別是偏鄉的生活、教育、醫療、交通等和都市都存在重大落差,這些不是生活在天龍國的官員、政客、商賈所能體會。
因此解決吃不飽問題,關鍵在於如何提高國人的就業機會及平均薪資,讓民眾都能吃得飽,都能自食其力。這是經濟問題,不是農業問題。
為此,有志於2020總統大位者,無分黨派不能只是主觀認為「捨我其誰」,對於該如何改善國內經濟狀況並縮短城鄉貧富差距,提出具體的想法與作法供選民檢驗,不應再糾結於統獨、主權等形而上的議題,更不能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相信多數選民不會買單,畢竟要先顧巴肚,才能顧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