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含氧力)其實,我也害怕做決定(陳映瞳)

陳映瞳 2019/04/28 10:47 點閱 4581 次
精神(photo by pixabay)
精神(photo by pixabay)

不管在大學擔任教授,或是在團契裡擔任青年輔導老師,我最常遇到的求救案件,就是「選擇困難症」。

醫學系畢業後該走哪一個科別?住院醫師訓練後該到哪一類型的醫院工作?出國進修該找哪一間實驗室?碩士班畢業後該不該繼續攻讀博士?交往的對象不甚滿意但擔心遇不到更好的對象該不該分手?不喜歡老闆但害怕違逆決定後被天涯追殺怎麼辦…等等。

選擇不容易

我輔導過最特別的案例,是一位醫學系非常優秀的學生,無法決定畢業後該走眼科或是精神科。眼科屬於決策和動作迅速確實的外科系:而精神科則側重用藥,步驟緩慢。這兩個科別屬性完全不同、但這位同學陷在無法決定的縫隙中情緒幾乎崩潰。

我年輕時也曾經優柔寡斷,所以我也能理解學生的困境。我向學生分析了許多道理,找了這兩科的師長們幫忙解惑,但還是回到五十分比五十分,連零點零一的差距都找不到的拉鋸戰。

我後來發現很多優秀的年輕人都有類似的問題,因為人生太過順遂,永遠都是走單一直線,從來沒有經歷過冒險,叉路和失敗;所以在第一次的人生抉擇上,太害怕做錯決定以致嚴重卡關。

兩把鑰匙

我後來向這位女學生開玩笑,將來如果有A君和B君同時向你求婚,搖擺不定可怎麼結婚呢?學生回答我說,所以她更怕將來會嫁不出去。

很多罹患選擇困難症的人,面對的心牢其實只需要兩把鑰匙便可以出獄。第一把鑰匙是理性的思維,靠客觀的分析提點便可以迎向自由;但有不少人找過無數的智者,也重複過多次交叉辯論。

如果還是無法做決定,其實缺的是另一把鑰匙,他們期待有人替人生背書,保證他的決定可以通向幸福快樂的遠景。

考驗智慧與判斷力

也因此,面對每個不同的求助者,也應該伸出不同的鑰匙。伸出第二把鑰匙的時候,有些人該同時給於溫情支持;有些人適合直接幫忙做決定。對施助者而言,該踢出溫情的黃金左腳或決斷的鑽石右腳,因為可能扭轉了一個人的人生,同樣也考驗智慧判斷和決斷能力。

當年我面對這位困難決定,以至於情緒劇烈動盪的學生時,我動用了方法,讓她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走上了精神科。我做了正確的決定了嗎?有時候我也會感到懷疑。

但將近十年過後,她過的非常快樂;因為本身有選擇困難的傾向,她面對病患時有更多的同理心;而優柔寡斷的個性,如果當上眼科醫師,絕對會是一場災難。

回望學生快轉後的人生;我發現當初正確地撥動了學生命運的羅盤;在協助學生抉擇的當下,同樣也治癒了自己害怕影響別人命運的選擇困難症;而踢出的這一球,幸運地進入了球門,漂亮贏得了兩個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