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張朝瑋台北報導】牧場壓榨牛隻,牛奶品質無法保證!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18日指出,在政府缺乏動物福利相關規範下,台灣牧場業者壓榨牛隻情況頻傳,而在這樣嚴重壓榨下,產出的牛乳品質自然也受到影響,呼籲政府盡速制定相關法令,不只保障動物也保障消費者。
研究會表示,台灣目前飼養了超過6萬隻乳牛,每年產值達100億,然而酪農場並不注重乳牛身心健康。以台灣主要飼養的荷蘭牛為例,荷蘭牛原產於溫帶環境,在台灣高溫潮濕的狀態下容易產生有如人類中暑的「熱緊迫」狀態,而據研究會數據指出,台灣飼養的乳牛一年中平均會有6-8個月都處在這種身心極度不適的狀態中,進而影響產乳品質。
而台灣乳牛平均每5年就會遭到淘汰,根據農委會數據,乳牛淘汰原因中有41%為泌乳問題,其中又以乳房炎為主要病因,由於乳牛在生產後有長達305天的泌乳期,加上牧場環境不整潔及濫用抗生素,使牛隻乳房在多重刺激下容易產生發炎。據研究會估計,光是乳房炎問題每年就會造成將近9億元的經濟損失,約占每年酪農產值的10%。
農委會曾於民國66年時推出「乳牛群性能改良計畫」,但研究會指出,至今參與的業者只有40%,當乳牛身心不健康、疾病纏身、以致須施藥治療為常態時,不僅對乳牛是傷害,也會影響到喝下這些牛隻產出的牛奶的消費者。研究會呼籲政府應正視此問題,並制定動物福利保障措施、監督酪農業者的產品品質,近雸保障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