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與惡的距離比我們想的更近(拾穗)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19/04/15 11:49 點閱 3374 次
媒體經濟壓力往往不小( photo by 我們與惡的距離)
媒體經濟壓力往往不小( photo by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我們與惡的距離》點出了許多台灣媒體的沉痾。其中對於新聞專業部分,劇中飾演電視台新聞副總監,因為面臨自己的孩子遭到無差別殺人的殺害,最後在新聞操作方面,暴露出台灣新聞操作面長期的問題。其中最有感的是加害人妹妹一句:「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

高層態度與經濟壓力

台灣電視媒體存在的問題非常多,逃避或粉飾都不應該,但是過度簡化問題,反而會失焦。在台灣對於記者的評價通常便是「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記者不意外」等等,似乎所有媒體的問題,本質在於記者個人。這著實低估了台灣電視媒體的複雜度,把問題推給第一線的工作人員,並沒有掌握問題的全貌。

就以劇中的新聞部副總監角色來說,一般新聞部總監僅能對於日常新聞常規性的操作負責。電視台在總監之上,仍然有許多督責長官,整個電視台的運作不能脫離股東與董事會的態度。

而股東跟董事會的態度更是被電視台的營收所左右,媒體是個非常燒錢的產業,幾千萬的營運成本跑不掉。它跟出版業有點類似,新聞台就算產製出再好的新聞,它在市面上的價格其實是不變的。觀眾在收看的時候,繳的都是月費,就算看到再好的新聞,觀眾也不用額外付錢。

廣告和收視率

對電視台來說,收入來源主要依賴於廣告,不然就是由股東出資來攤平成本。所謂拿人手短,在股東要求經營必須要有起色的狀態下,新聞產製必然偏向觀眾偏好來運作。

在收視率呈現上,社會案件與爭議政治新聞的一枝獨秀,面對國際或專題新聞較為疲軟的收視率,新聞選擇不是基層說了算。在收費習慣沒有改變的前提下,希望電視台跳脫成本考量,壓低經營成本,甚至拒絕向觀眾偏好靠攏的逐利思想,是無視台灣媒體的大環境困境。

新媒體時代

在新媒體時代,所有的媒體早已經打破界線,平面媒體(報章雜誌)、廣播媒體、電視媒體甚至是網路媒體互相整合,報紙也可以有網路或推出影片節目。廣播也紛紛進軍網路平台,同時在電波頻率跟Yotube平台上播送,蘋果日報的網路讀者早已超越傳統紙媒比例,播送的畫面甚至比文字還要多。受眾可在跨平台上收看各種訊息,不再被媒體分類所局限。

可惜的是,台灣的監理單位並沒有讓各媒體有一致的競爭規範與環境,變相的限縮了電視媒體。最主要是台灣現在對於媒體的監管單位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只能管理電視台跟廣播,其他類別媒體完全管不到,這包括了現在早已成為收看主流的網路媒體。另外政府廢除出版法後的平面報章雜誌,也早在究責界線之外。獨獨只對電視與廣播媒體發動監管,並不是不好,而是抓大放小,沒有意義。

主管機關對電視台錙銖必較的畫面尺度、新聞比例等等問題,受眾可以在其他種類媒體、網路影片輕鬆看到,較為血腥的畫面、浮誇不用負責的評論、不須查證的新聞猜測等等,在人性的前提之下,觀眾到底是會偏向重鹹的媒體靠攏,還是轉向限制重重的電視廣播?從現在各種網路媒體跟網紅的點擊率跟訂閱率就能看出。

一廂情願地以為電視還是現在的媒體主流,設下重重規範綁手綁腳,其實只會讓電視難以面對競爭環境,更早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