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特派員劉東皋台中報導】擔任台中市長的人,未來恐怕對「政績牌」感到「心慌慌」。因為,胡志強與林佳龍競選第二屆台中直轄市長時,就是打政績牌;但胡卻輸了21萬票;這一屆林佳龍和盧秀燕對陣,也是主打政績牌,結果輸了也近21萬票。盧秀燕上台百日,自詡政績不錯,但滿意度卻有極大落差。先究原因,政績並不代表一切。
盧秀燕對外宣布自己三個月拼經濟上的成績,包括巨大捷安特投資50億元、車王電子投資25億元、勤美集團投資120億元;加上選前政見承諾,如花博市民免費入場、恢復老人健保補助、敬老愛心卡的使用修訂、落實陽光政治等,加上防治空污的推展,都已進行或進行中;對於自己百日成績,盧秀燕自認有一定成效。
調查結果有落差
但除了某時報的民調稍高外,某周刊與TVBS民調,都顯示盧秀燕的滿意度居六都之末。顯然,盧秀燕百日來的成果,並未受到肯定。民進黨團市議員更抨擊,盧秀燕宣稱的一些政績是割稻尾;如水湳經貿園區會展中心動工、以及捷安特、車王電子、勤美集團的重大投資,都是前朝團隊所努力的成果;對於空污問題,盧秀燕也缺乏能力解決,卻多將問題推給中央。
市民對盧秀燕的整體表現,除了看政績與政見的落實,或許內心還有一些指標。舉前朝林佳龍團隊的例子來看,過去有些民調總是問,對於綠川或柳川工程、或某項補助政策,民眾是否滿意。但市民對市府花錢改善居住生活景觀、對市民提供育幼補助,或許覺得滿意;但市民對於林佳龍所用之人、領導管理、或因廢止多項重大公共建設而造成人民血汗錢的浪費,可能極不滿意。
誠實更重要
如果滿意度調查只針對於市府團隊所做的各項建設加以評比,分數可能顯得高;但如果針對整體施政感受,包括不做為及負向做為的整體表現,則滿意度就被拉低。意思是,如果刻意只針對部分做得好的成績設計問卷,卻對做不好的地方視而不見、不納入問卷,最後顯現的就是大輸21萬票。
政績對地方首長而言,是必要條件。也就是說,有政績不必然受到支持,沒有政績,必然不受支持。從管理學的角度看,管理的執行過程比結果還重要。在民主社會,過程的黑箱、不透明、或不公平,一旦被民眾察覺,將失去人民的信任。
盧秀燕在接受某周刊媒體專訪時講對一句話,台中市民觀察性強、理性度高;這也表示,任何表面政績上的宣揚或虛飾的民調,對台中市民終將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