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從何誕生 研究認淺水區較有可能

呂翔禾 2019/04/14 17:41 點閱 94694 次
近日有研究指出,生命比較有可能起源於小池塘,不是深海。(Photo on wikipedia)
近日有研究指出,生命比較有可能起源於小池塘,不是深海。(Photo on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以往科學家認為生命是從大海誕生,不過麻省理工學院近日有一篇新研究表示,他們認為10公尺深左右的水塘比較容易聚集生命形成所需的氮化物,不是過往認為比較有可能的深海環境。這也讓科學家對於生命起源有更多的探討與了解。

根據《每日科學網》報導,雖然生命如何形成還沒有定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生命起源的過程一定會在水中,由最小的分子(氮、碳等)逐漸結合形成,因為連目前已知最原始的生命都需要水,作為基本新陳代謝反應的重要物質。

過往科學家對於生命起源有兩種看法:有些認為氮氧化物與深海熱泉噴發出的二氧化碳反應,可以反應出生命所需的有機物;另外,也有人認為細胞中的RNA與氮氧化物在淺水區反應導致生命起源,這兩種說法持續爭論。

「如果要進行固氮這種基本生命作用,我想池塘的環境比起深海會更容易起反應。」主導研究的拉詹發現,淺水區比較容易讓生命所需物質氮,以氮氧化物的方式聚集並與其他化學物質反應;在深海地區,氮的反應速度會下降,要起化學反應很難。

研究團隊提到,自然界中的氮大多以氣體方式呈現,淺水區比較容易有高溫反應(如閃電、紫外線)形成的氮氧化物沉積,而且如果在較大的海洋中,氮氧化物的濃度會被稀釋掉,反應就更不容易發生。

「生命不會突然被創造出來,而是科學家透過模擬,持續拼湊未知的拼圖,這次我們也證明淺水區比起深海更容易有化學反應。」團隊也表示,雖然要找到生命起源的真正原因還是很難,不過此研究也提供未來研究者一個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