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飲食習慣 專家:可不懼食安

呂翔禾 2019/03/31 17:36 點閱 15139 次
李俊璋教授希望民眾在食安問題發生時不要緊張,並致力改變生活習慣,減少碰到毒物的機會。(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李俊璋教授希望民眾在食安問題發生時不要緊張,並致力改變生活習慣,減少碰到毒物的機會。(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從毒奶粉、塑化劑到最近的芬普尼雞蛋,台灣食安意外頻傳讓消費者難安心。31日的「生活中的化學」研討會中,成大環境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李俊璋在演講中指出,過往媒體報導有毒物質危害食安,使人心惶惶,但民眾不知道如何面對,因此最重要的,是讓民眾了解自己每天會在哪些地方遇到毒物,進而防止自己暴露在毒物風險。

避開生活毒物風險

李俊璋說,一般人都知道物質有害,但不知道怎麼避險。化學物質會用於食品添加或是生活用具,都是因為它可以讓人類生活更便利,而化學物質會變成有毒,是因為它用在不對的地方,以及過量使用。因此,民眾需要在生活中了解會在哪裡碰到會接觸毒物的地方,針對這些地方改變生活習慣,就可以有健康的生活。

他舉例,在吃泡麵食不要吃碗裝泡麵,即使要吃也不要用原來的紙碗裝,因為上面的塗料、塑膠都會溶解出來;手搖杯的杯子也含有很多塑化劑會在喝飲料時溶出;另外,也要減少塑膠吸管的使用;而如果一個月內吃太多次大型掠食魚類(如鮪魚、鮭魚等),也要注意可能會有戴奧辛含量過高的風險。

小心求證 勿過度緊張

李俊璋分享以前在台灣食安界的經驗時說,當初彰化2005年爆發毒鴨蛋事件時,他們的團隊早就已經將問題解決了,當媒體新聞出來時,市面上已經沒有毒鴨蛋流通,可是新聞出來後,端午節大家不用鴨蛋包粽子,當年中秋節很多月餅也不用鹹鴨蛋,對鴨農造成很大的傷害。

因此,他希望大家可以不用聽到食安問題就聞之色變,多花時間到衛福部網站查詢資料,並從生活中作起改變生活習慣。曾經有他的學生質疑老師是否真的有改變生活習慣,他就把他早上的尿拿去給學生化驗,結果毒物指數真的遠低於平均,「所以只是要不要作的問題。」李俊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