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身障者 童書讓孩子學尊重

張朝瑋 2019/03/31 17:33 點閱 12563 次
小朋友們手上拿著貼紙,輪流在遊戲板上對各種身障者會遇到的情況,貼上不同的表情。(photo by 張朝瑋/台灣醒報)
小朋友們手上拿著貼紙,輪流在遊戲板上對各種身障者會遇到的情況,貼上不同的表情。(photo by 張朝瑋/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張朝瑋台北報導】幾位小朋友手上拿著貼紙,輪流在遊戲板上對各種身障者會遇到的情況,貼上不同的表情,這是身心障礙聯盟所推出的童書《無障礙城市大探索》的部分內容。身障盟秘書長滕西華表示,台灣社會對於身障者處境及需求有諸多不了解,造成許多誤解及不友善行為,因此推出童書,盼孩子從小學會尊重。

從小學會同理心

滕西華指出,台灣約有5萬2000多名18歲以下的身心障礙者,其中大部分都是後天導致,但小朋友在與這些身障孩童相處時,因缺乏觀念而不知從何協助,家長也因歧視或是怕麻煩等原因,讓自己的孩子遠離他們。但身心障礙者不是一群人的專有名詞,任何人都可能因為任何原因成為身心障礙者,因此有必要讓孩子從小學習。了解並接納身心障礙者。

身障盟此次推出兩本童書《無障礙城市大探索遊戲書》、《公雞不見了》,其中《無障礙城市大探索》透過貼紙、著色、連連看等遊戲方式,讓孩子了解並學習有觀身心障礙者的不便,並知道生活中哪些是對身障者便利或不便的;《公雞不見了》則是描述動物村中,裝有義肢的公雞突然消失一事,引發其他動物揣測,也引導小朋友思考身障者的處境。

歐巴桑聯盟成員高芸婷分享說,小兒子剛出生沒多久就因為疫苗副作用而成為腦性麻痺患者,不只右半身偏癱,且口語表達能力虛弱,多靠表情或肢體動作表達情緒。不只其他小孩會對他的怪異東問西問,連大兒子也覺得這個弟弟老是不聽話,讓高芸婷意識到過去孩子接觸的書籍、玩具十分缺乏認識障礙者的元素,因此能有這樣的童書出現,讓她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