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鰻魚產業 政府勿大小眼(李武忠)

李武忠 / 大學兼任教授 2019/03/27 10:51 點閱 4417 次
保護鰻魚產業勢在必行(photo by pixabay)
保護鰻魚產業勢在必行(photo by pixabay)

日本媒體報導報導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投入當地水產養殖池的6.2公噸日本鰻魚苗中約5公噸(80%),係從香港進口,但香港並沒有從事鰻苗捕撈,因此遭質疑這批鰻苗多數係由台灣非法輸出。蔡政府如果認為這是假訊息,有礙台灣海關的名譽,擾亂日本鰻的鰻苗行情,理應要求日本報導該新聞的媒體公開更正以正視聽。

這些年來日本鰻鰻苗資源已經呈現減少趨勢,包括人為濫捕、 氣候變遷、海洋暖化、河川海域棲地遭破壞、天然餌料數量減少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導致野生日本鰻鰻苗更加珍貴,為了確保鰻魚養殖及相關產業如飼料 、藥品、加工、貿易、餐館等穩定發展,中台日韓等主要鰻苗生產國家,均加強對鰻苗資源的保育。

台灣政府為了保護寶貴的鰻苗資源,不僅規定每年3月1日起到10月31日止為禁漁期,禁止捕撈鰻魚苗並訂定罰則,亦規定從事捕撈鰻苗業者須向當地區漁會辦理登記並填報漁撈日誌(包括捕撈地點、方法、捕撈數量)由漁會彙整,養鰻業者也須申報,但是並未落實且未限制捕撈數量,國內鰻苗捕獲量統計數字仍有落差,影響到鰻魚產業管理。政府應努力提高相關統計資料的準確性並加強管控。

受到氣候因素影響,日本當地養鰻業者,需儘早放養鰻苗,好趕上日本「鰻丑日」民眾習慣食用鰻魚的習俗,商人乃四處高價收購,利之所趨,導致台灣每年前期捕撈鰻魚苗,由不肖商人透過小三通或飛機走私到日本圖利,這樣的做法行之多年也引來日本社會暨媒體的關注,希望鰻苗來源及交易能透明化,正常化,日本政府及鰻業界正積極回應這樣的訴求。

特別是CITES及IUCN等國際組織已注意到東亞地區鰻苗非法貿易問題,台灣相關單位包括漁業署、關務署、海巡署、法務部調查局等必須正視此問題的嚴重性,拿出具體防杜走私的辦法(如加強查緝、提高罰則、獎勵檢舉等等)。

這些年因鰻苗數量銳減以及走私出口,導致鰻苗價格高漲,養鰻業者叫苦連天,也影響到相關產業的經營。儘管我國養鰻界已經表明反對開放台灣鰻苗出口,政府相關單位竟然還在研議開放我國鰻苗出口到日本的相關措施,希望蔡政府能善從如流繼續禁止鰻苗出口,並防止國內寶貴鰻魚苗被盜賣。

日本政府為解決日本鰻苗短缺問題,除加強管理外,該國學者已經成功確立日本鰻魚完全養殖技術,但尚無法達到商業化生產規模。

同樣屬於重要養鰻地區,台灣水產科研機構,卻始終無法跟上日本科研的腳步,政府應該將日本鰻完全人工養殖,列入重點突破項目,積極盤點整合相關研究經費及人力,全力衝刺,以避免將來面臨無鰻苗可養的窘境!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