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小事就自殺? 學者:深層原因複雜

張朝瑋 2019/03/27 17:41 點閱 25332 次
青少年在生活中就像大人一樣,要面對如課業、人際、理想、自我認同等壓力。(photo by 網路截圖)
青少年在生活中就像大人一樣,要面對如課業、人際、理想、自我認同等壓力。(photo by 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張朝瑋台北報導】一名國中生23日跳樓自殺,遺書中表示父親不給打電動,讓他心情不好所以自殺,被不少人譏笑是草莓族。但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認為,自殺行為及意念的背後,往往都是一連串複雜因素的影響,導致當事人自殺的那些單一因素,只是最後一根稻草,他呼籲家長不要用這些因素就標籤化孩子,而是要找更深層原因。

李明濱表示,青少年在生活中就像大人一樣,要面對如課業、人際、理想、自我認同等壓力,但青少年身心發展不像大人般成熟,因此遇到困擾時往往不知如何抒發,而常會透過沉迷手機或電腦遊戲等行為來表現,而國中生常見的割腕動作,也是他們抒發心情的一種方式。至於自殺行為的背後,往往是一連串因素的影響,表面上導致發生悲劇的那些因素,只是最後一根稻草。

「但很遺憾地,家長往往只看到表象,沒有傾聽孩子的心情,因此常錯失預防孩子自殺的先機。」自殺防治學會常務理事陳俊鶯指出,孩子在自殺前一定會出現預兆,如會寫下心情、在網路留言,或生活習慣突然改變,飲食不正常、睡眠不好等。如果孩子行為出現異常,家長絕對要了解原因,並與孩子進行溝通,但千萬不要說教或是責罵,不然只會適得其反。

李明濱建議家長,在面對這些痛苦的孩子時,一定要以「促進正向心理健康」為目標進行談話,促進孩子在情感方面的表達,並學習面對與處理情緒浪潮。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行為不符期待就輕易貼上標籤,如學習不好就說笨、網路成癮就說沒意志力,孩子會將這些評語內化,變得更加自卑,更不敢把內心話說出來,導致親子關係落入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