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青少年自殺 促兩代加強溝通

張朝瑋 2019/03/26 15:04 點閱 25152 次
宣導短片中女主角因壓力而自殺未遂,最後在精神科醫師協助下,母女倆找到了相處之道。(photo by 影片截圖)
宣導短片中女主角因壓力而自殺未遂,最後在精神科醫師協助下,母女倆找到了相處之道。(photo by 影片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張朝瑋台北報導】彰化縣於23日又發生一起國中生因玩電腦與家人衝突而跳樓的案件,使社會再度關心起青少年自殺議題。台灣自殺防治學會26日舉辦座談會,談論青少年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表示,青少年自殺的導因絕非只有一個,而是多重因素的壓力長期累積而來,因此不論學校或家庭都必須加強親子溝通,防止意外。

10大死因第2名

自殺防治學會在衛福部指導下,拍攝一支宣導短片,片中女主角長期面對課業壓力,而母親又忙於工作而無暇照顧她,生活中無法感受到溫暖的她只能透過網路交友宣洩心情,但不久就被母親發現並沒收手機,女主角因而負氣離家。本來好不容易才勸回來的她,卻馬上又面對母親的苛責,導致女主角含恨走上不歸路……

李明濱指出,自殺在台灣青少年10大死因中,從2003年起就穩居第2,而2018年台灣青少年自殺通報案件高達7197人次,死亡人數達193人,相當於每兩天就有一個年輕生命離開世界。但家長卻對孩子為何自殺,摸不著頭緒,甚至把過錯全推給學校或課業,李明濱提醒,自殺絕非單一原因造成,不只是情感或課業,家庭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多傾聽需求

「現在台灣正面臨少子化的困境,如果再不去解決青少年自殺的問題,那台灣未來堪憂。」學會常務理事陳俊鶯表示,血氣方剛的青少年自殺防治須透過家庭、學校與社會共同努力。而在面對遭逢痛苦或高危險群的青少年時,一定要建立良善的溝通管道,不只要傾聽他們的需求,並透過肢體動作及語言等方式表達尊重、肯定與關愛,方能降低青少年自殺的可能。

自殺防治學會呼籲,防止青少年自殺並不能只靠政府或專家,民眾本身就要擔當起守門人的角色,隨時關心周遭親人的狀況;青少年若自身有疑惑,也可隨時撥打衛福部24H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或是利用手機APP「心情溫度計」測量自身心理風險,並求助於各社區心理衛生資源或醫院精神科門診,避免憾事一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