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柯文哲想選總統前 請先三思(拾穗)

拾穗 2019/01/07 13:32 點閱 3015 次

自從連任台北市長成功之後,柯文哲對於2020總統大位,始終保持著若有似無的曖昧,雖然已經在2018年年底就任台北市長,卻對於是否表態參選總統,堅持等到6月之後,3月還有訪美之旅,佈局意味十分濃厚。

任期是最基本承諾

身為剛剛就職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台北市民有4年之約,雖然在台灣政壇,撕毀參選承諾,轉任新職早有斑斑紀錄,例如行政院長賴清德辭去台南市長,總統府祕書長陳菊辭去高雄市長,但是柯文哲在當選連半年都不到,就對於總統大位欲拒還迎,這種姿態恐怕會引來台北市民反彈。

賴清德雖然也是辭台南市長,就任行政院長,但是那是在第2任當選兩年多後,陳菊辭去高雄市長就任總統府秘書長,則是在當選後3年多,就算如此依然遭到輿論批評。如果要講得更嚴重些,這次的敗選,恐怕這兩位台南、高雄前市長也脫不了干係,畢竟政治任期是個最基本的承諾,如果連做滿都不願意,說甚麼政見都是空話。

僅贏對手3000多票

柯文哲跟陳菊、賴清德更不一樣。柯文哲的第2次市長選戰是慘勝,僅僅贏對手3000多票。對比陳菊2014年獲得99萬票,比對手楊秋興得票數高了兩倍有餘,還是當次選舉得票數最高的地方首長。賴清德當年則是以得票71萬1557張、六都最高72.9%的高得票率創下台南市紀錄,連任當選台南市長。

陳菊跟賴清德兩人的高得票,為他們轉戰中央奠定了基礎,但是柯文哲相對起來票數領先顯得弱勢,沒想到卻反而對於總統大位躍躍欲試,這種反差令人不解。

先思考自己的責任

參選總統是公民之權利,柯文哲當然也有之,不過作為台灣新興的第三勢力,柯文哲已經是民眾期待的新興力量,他更應該要思考,自己過去所秉持的價值到底是甚麼?還有台北市民對於他的期望又是甚麼?

柯文哲總是強調:在最後五秒下決策即可!對於一位在急診室呼風喚雨的主任當然是如此,但是對於一位權力來自台北市民付託的台北市長,是否還擁有這樣任性的權利?台北市民以五十八萬票的得票數,將柯文哲送入台北市府,難道這些選票,不值得他好好思考自己對台北市的責任嗎?

直率不代表可任性

柯文哲的直率一向就是他的從政特徵,但是直率不代表可以任性,自信也不代表可以失信。在這次訪美之旅曝光之前,其實也爆發了美國知名智庫CSIS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反彈。緣由是12月初CSIS資深亞洲顧問葛萊儀來訪台灣會見柯文哲,事後新聞稿卻說是CSIS邀訪柯文哲訪美,文中還暗示CSIS看好柯文哲競選總統。

這讓葛萊儀罕見發文痛批台北市府,指責其刻意放消息誤導媒體。CSIS是台灣政治人物訪美幾乎必定造訪與接觸的智庫單位,與美國外交、政壇高層極為熟稔,面對美方智庫大動作反擊,一向自信的柯文哲也難得低頭,立即表示將召集幕僚檢討與對美方說明。

台灣不缺政治人物,缺的是有誠信的政治人物,柯文哲正是站在時代交替的政治人物,希望他能做出同樣卓然出眾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