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李牧權台北報導】「有效的信仰傳播應該是一種高度處境化的傳播,除了需要有好的內容,傳播者也要深入受眾的文化底蘊。」美國普世佳音執行主任安平牧師在「新媒體宣教神學研討會」上提出反思。台灣新媒體宣教學院企劃主任邱慕天傳道則以信仰角度,反思「寶可夢阿嬤」陳碧鳳與網友的關係,鼓勵基督徒走進遊戲平台,輔導沉迷玩家。香港時代論壇社長任志強博士則提醒媒體生態革命帶來的典範轉移。
中華基督徒新媒體協會與中華福音神學院等聯合舉辦的「新媒體宣教神學研討會」20日於台北舉行一整天,集合學者專家、牧師、神學生共同探討新媒體時代與神學教育的應用。「希望信息與科技能被應用在正面的功能!」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蔡麗貞在開幕引言中,期待這次研討會能帶來理論與實作層面上的眼界提升與思考激盪,為人們提供在資訊超載的新媒體時代的應對之道。
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蔡麗貞教授為研討會開幕致詞,期待來自台美港三地華人基督徒新媒體學者帶來的思考激盪。(photo by 李牧權/ 台灣醒報)
道成虛擬的傳播
「沒有微信(wechat),就沒有生活!」美國普世佳音新媒體傳播機構執行主任安平牧師分析新媒體如何影響大陸社會時提到,人們的生活已經無法與媒體科技進行切割,從思考到體驗,新媒體已滲透現代社會的經濟面、生活面與交際面。他指出,大陸政府近年推動的政策常配合新媒體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浙江省戒毒管理局去年開創VR 戒毒系統課程,更是反映出新媒體的興起,打破了虛擬現實的界限。
安平認為,新媒體造成了宣教典範的改變,從高成本到低成本、從單數地區到多數地區、從單一群體到多元群體、從時空受限到超越時空、從宗教語言到公共語言、以及從排他性到多元性等。安平又引用研究顯示,本年微信基督教熱門公眾號中,一般具有三大成功條件:神學語言、形式(表達)語言與社會語言。這反映出在新媒體時代下,有效的信仰傳播應該是一種高度處境化的傳播。
「教會一直是公共性的,新媒體激活了教會的公共性,而非賦予。」安平表示,新媒體時代激活了教會的公共性與媒體性。安平特別提醒,教會很容易會以群體意識來綁架信徒的獨立思考,把公共神學意識形態化,將會造成社會與教會的分裂。因此新媒體的出現,除了讓教會繼續維持其公共性外,也讓基督徒重塑「在世上作鹽作光」與「信徒皆祭司」的現代性與位格性。
美國普世佳音新媒體傳播機構執行主任安平牧師表示,讓宣教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朋友圈就是你我的牧場。(photo by 李牧權/ 台灣醒報)
人才培訓新需求
「當代基督徒群體應該要反思,如何在信息科技應用潮流下,看見自己的先知使命、君王使命與牧者使命。」台灣新媒體宣教學院企劃主任邱慕天傳道指出,信息數位時代形成宰制的三大極端趨勢:基進民主(Radical Democracy)、科技威權(Technological Autocracy)、娛樂至死(Amusing to Death)。因此,教會在新媒體事工的人才培訓上也需要培養出具有報導者、引航者、牧者三大特質的時代工人。
邱慕天認為,具有這三大特質的新媒體傳播者,在公共神學的取決態度與參與上,能夠成為文化的批判者、創造者與消費者,這剛好對應耶穌基督三重職事(munus triplex),即先知、君王、祭司的使命,並賦予其在新媒體時代下的現代性延伸與應用。他強調,這是今天神學教育需要重視與關注的時代議題。
「我期待教會的新媒體牧師能夠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玩遊戲的、跟父母吵架的、自信不夠的年輕人!」邱慕天以79歲「寶可夢阿嬤」陳碧鳳為例子,她因遊戲平台,忘卻了對癌症與死亡的恐懼,更因此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網絡群組;在她告別式舉行時,更超過500名「寶友」在全鎮百個補給站灑櫻花悼念。邱慕天認為,教會應該反思,如何在談新媒體理論同時,也能進入新媒體廣大禾場(例如遊戲平台),關懷玩家,傳播真善美的信仰價值。
台灣新媒體宣教學院企劃主任邱慕天傳道認為,遊戲是文明的養分,教會可積極營造遊戲平台與教牧現場相遇的契機。(photo by 李牧權/ 台灣醒報)
福音媒體的迷思
香港時代論壇社長任志強博士認為,當談到「福音媒體」時,很少人會認真思考「福音」與「媒體」兩者間實際的關係到底是什麼。他說,目前有很多人都對「福音媒體」存有三大迷思:著迷於媒體的工具性質、忽視載體對福音內涵的重塑,與漠視媒體作為文化載體的本質。任志強強調,媒體不光是傳播信息的工具,更是盛載文化意識、文明符號的載體,它是具有社會功能的,因此福音媒體必須重新思考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
「現在的教會與歷史上各時期的教會,在形態上都不一樣。」任志強指出,因網路而生的媒體生態革命導致媒體重心轉移、權力與權威轉移等去中心化之現象,這必然會造成教會的形態轉變,因此教會與社會、教會與媒體的關係是不斷需要更新與進步的。
他也認為,在網絡時代下的「新書寫文化」結合了傳統的口語與書面文化,雖然可被流傳,但是卻是瞬逝的,因此紙上書寫的印刷文本仍有其存在的價值;但這物質性的存在價值又要如何被定義,終末新天新地的物質性又是否與我們今天所認為的現代性價值相似,這些都值得反思。
研討會下午邱慕天傳道主持「新媒體宣教與牧養—來自現場的呼聲」座談會,與談人新生命小組教會顧其芸牧師、淡江教會莊育銘牧師、iM行動教會松慕強牧師,在現場聽眾的挑戰提問中,分享神學與教牧上的心路歷程;由於人人都真情流露,令現場多了幾份溫馨感動。
香港時代論壇社長任志強博士強調,重塑「福音」與「媒體」的關係,有助我們再思信仰與媒體及社會的互動關係。(photo by 李牧權/ 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