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技報導跨界培力課程整理(上)

蔣濬浩 2018/08/27 07:19 點閱 1122 次

一、破除媒體與科學之間的「迷思」
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博士羅尹悅表示,應該要正視「科學」與「媒體」之間長久以來的誤解與隔閡。羅尹悅指出,雖然大眾常認為科學家們都是活在象牙塔裡的學者,但根據統計,85%的台灣科學家都曾參與公眾溝通,更有超過一半的科學家認為公眾溝通是件有意義的事。

「『對媒體的印象』與『跟媒體合作』也是兩碼子事。」羅尹悅表示,雖然科學界對媒體的印象往往是誤導、扭曲、譁眾取寵,但其實在他身邊也有很多跟媒體合作愉快的例子,科學家也都理解媒體對自己的重要性。

二、科學攝影概論
現為公視自然走訪節目攝影同時也是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的朱雪瑋表示,整理科學照片簡單來說有三大環節,分別是攝影基礎、標準化與圖庫管理。
「如果你要拍螃蟹,就一定要拍出他的紅色眼睛!」朱雪瑋強調,再進行科學照片攝影時,要對自己將要拍攝之物的特徵熟悉,同時要力求達到原先拍攝的目的。而要能夠精準達到目的,從感光元件、鏡頭概況、光圈快門、影像概論到後製等基本知識是缺一不可的。
熟悉攝影的基礎知識後,則要進一步標準化影像的顏色。「我拿到新照相機的拍得第一張圖,就是色卡。」朱雪瑋指出,不同攝影機會有不同的顏色偏差,要對攝影機的色差熟悉,才能在後製的時候輔助,讓照片盡可能的還原成「人眼」在大自然中所看到的樣子。
當照片都處理到位後,朱雪瑋強調,一定要做好「圖庫管理」。為了要能夠更快速的搜尋照片,朱雪瑋會將照片附上大量標籤,讓所有照片以「階層化」的方式呈現,這樣才可以用最少的關鍵字找到最精準的圖片。朱雪瑋建議,「Adobe Bridge」、「Affinity Photo」和「PhotoScape X」都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圖庫管理軟體。

三、如何傳播科學
長期投入科普傳播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表示,科學發展的速度已不是大眾所能企及,因此科普轉化(bridging)是很有發揮空間的。「不要再用科學教科學,要用生活、文化、藝術去教科學。」但孫維新認為,如果能將科學結合生活,用更活的方式帶給民眾,才能真正召喚出人們對科學的興趣,從而帶來科學人才的投入。

四、怎麼作好「社會溝通的社群媒體」:
泛科學專欄作家同時也是《科技農報》創辦人柴幗馨長期耕耘科學社群,並將大量的食農知識帶給一線農民。
柴幗馨同樣將科技農報的成功歸類為三項,分別為「科學專業知識管理」、「科學新聞寫作」、「編譯文章」。針對科學專業知識管理,柴幗馨表示,自己當初翻譯科學外電時,以《衛報》作為開始,因為其文風比要平易近人,後來則轉往《Science Daily》網站進行取材。「不過網站主要都是以「學門」為分類方式,編譯者要從中篩選出大眾在意的主題。」柴幗馨認為,在翻譯外電時,一定要先定義出觀眾,再從眾多資料中篩選出觀眾所需的是量資訊。

針對新聞寫作,柴幗馨強調,一篇科學新聞一定要在第一段就包含「人(職稱)、要解決甚麼問題(造福多少人)、用甚麼方法、發表單位、期刊時間」,讓讀者能在第一段就快速掌握關鍵資訊。

加拿大貴湖大學的研究者以大豆田作為試驗對象,檢驗六種殺蟲劑對當地主要害蟲—蚜蟲—的防治效果,以及藥劑對環境的衝擊,結果發表在《PLoS ONE》期刊。研究發現,比起純化工製成的殺蟲劑,礦物油類以及真菌類的有機殺蟲劑,需要施用更多的劑量才能達到防治蟲害的效果。而這兩種有機殺蟲劑也會使得蚜蟲的天敵死亡,因此,比起傳統殺蟲劑,有機殺蟲劑對環境而言並不比較友善。
柴幗馨認為,科普新聞的價值不在於快速,而在於「精準、充實」,讓讀者能在科學新聞中獲得反芻、思考、行動呼籲等資訊。

「純翻譯是沒有人看的懂的,一定要加上自己的話。」柴幗馨表示,翻譯外電時要把握「長篇短摘、短篇在地摘」的原則,所謂在地摘就是要結合民情風俗、在地時事,並適度於版面上使用編按與參考文獻,方便讀者進一步理解。「重點是要與觀眾接地氣。」柴幗馨表示,以《科技農報》為例,《科技農報》定位就是給台灣農業從業人員,所以資訊一定要他們需要,不能選擇過於冷門或偏離台灣本土的。

針對科學報導的下標藝術,柴幗馨也發現,標題的聳動與否,往往決定了點閱數的高低。「我的目標是平衡流量與科學。」柴幗馨以他自己的下標經驗為例,勉勵大家為下標多做努力(見附圖)。

最後柴幗馨建議,若未來有興趣經營媒體社群,可以購買《翻譯研究》與《知識內容寫作課》兩本書,並加入社群丼臉書社群網站。若需要他給與科學寫作上的建議,也可以將作品寄到「agritechtaiwan@gmail.com」中。


蔣濬浩
teokerwin

中間那個字念ㄐㄩㄣˋ